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大小斑病危害症状有何区别? 玉米

玉米大小斑病危害症状有何区别?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危害症状:玉米的大斑病和小斑病在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上均有发生,但以叶片受害最为严重。(一)大斑病的病斑大而少,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以后沿叶脉扩展,形成黄褐色大斑。天气潮湿时,病叶的两面有黑褐色霉层。(二)小斑病的病斑多而小,一片叶上有几十到上百个病斑。常见的病斑有椭圆形、近长方形和纺锤形。   
二、发病条件:(一)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较易发病。(二)玉米叶面上的露水持续时间长,有利于病菌入侵,也易发病。(三)过度密植、低洼渍水、连作的地块发病较重。   
三、防治方法:(一)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二)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亩用药液60~75公斤。

玉米大斑病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

玉米小斑病 ;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 发生地区,以 玉米小斑病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丘陵区为主。此病除危害叶片、苞叶和叶鞘外,对雌穗和茎秆的致病力也比大斑病强,可造成果穗腐烂和茎秆断折。其发病时间,比大斑病稍早。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5-16*2-4毫米大小的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赤褐色,轮廓清楚,上有二、三层同心轮纹。病斑进一步发展时,内部略褪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天气潮湿时,病斑上生出暗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盘)。叶片被害后,使叶绿组织常受损,影响光合机能,导致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