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麦田化学除草技术? 其他禾谷类

麦田化学除草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正确掌握施药时期。

由于小麦和杂草在不同的生育期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除草剂对小麦和杂草安全性也有所不同。正确掌握使用时期是提高化除效果和确保小麦安全的关键。在小麦耐药性能的生育期内选择杂草对除草剂最敏感的时期用药,既保证了小麦的安全,又能发挥除草效果。如目前使用量最大的苯磺隆、噻磺隆系列除草剂,在小麦的2—3叶至孕穗前均为安全期,而杂草对除草剂最敏感期在2—4叶期;2.4—D丁酯在小麦分蘖末期至拔节前对小麦安全,杂草在3—5叶期对该药敏感。所以,苯磺隆、噻磺隆在冬前10月下旬—11月下旬这个时期施药合适,而2.4—D丁酯宜在春季,3月中、下旬施药,才能发挥效益最大化,否则会出现药害和效果不好。

二、因地制宜,选好除草剂品种。

在有些地区由于长期施用苯磺隆除草剂,田间杂草优势种群发生变化,原来以播娘蒿为主的田间,现在以猪殃殃、婆婆纳为主要种群,这时就要调换除草剂品种,例如改换快杀灵、噻磺隆等品种。过去以阔叶性杂草为主要杂草,现在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要改用世码、阔世码、骠马等麦田除草剂,阔叶性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生的田块,以上两类除草剂可以混用,但严格控制用量。需要提醒的是,在麦苗弱、干旱、低温条件下施用世码、阔世码、骠马除草剂时,常会出现药害。

三、温度、湿度对除草效果的影响。

化学除草剂的效果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麦田化学除草剂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使用。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和体内传导,故而效果好。一般麦田除草剂要求在平均气温10℃以上施药,低于5℃时不能施药。冬前施药晚了气温低效果差,而春季施药过早不但温度低而且有些杂草未能萌发出土。根据这几年实践经验总结,得出一条结论:冬前麦田化除宜早不宜迟;春季宜迟不宜早。

四、注意事项:

施药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除草效果和药害等问题。

1、配药时一定要采用两次稀释法,即用少量的水先溶解药剂搅匀再倒入喷雾器搅拌均匀。

2、配药用水应选用井水和自来水,切忌使用浑浊的渠水和坑窖水。

3、单位面积内要保证一定的用药量和药液量,否则药效会显著降低。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每亩保证药液量不少于50公斤,机动喷雾机每亩药液量一般要在20公斤左右。在冬、春季干旱情况下一定要保证亩用药和对水量。有灌溉条件的在麦田灌水之后喷晒除草剂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均匀喷雾,做到不漏喷、重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