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其他家禽 > 禽痘的表现的症状 其他家禽

禽痘的表现的症状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答: 禽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禽类的一种常见病。本病可使幼鸡生长迟缓,蛋鸡产蛋量下降。特别是发生白喉型禽痘时,常可引起大批死亡,尤其是对雏鸡可造成严重损失。

一般人工感染潜伏期为4-8天,临床病程约为3-4周。主要症状有两种类型。皮肤型是以头部皮肤(常见于冠、肉鬓、喙角、眼皮和耳球上),有时见于腿、翅和泄殖腔皮肤形成一种特殊的痘疹为特征。起初出现细薄的灰色麦皮状覆盖物并迅速长出结节,初呈灰色,后呈黄灰色,逐渐增大如豌豆状,表面凹凸不平,呈干而硬的结节,内含有黄脂状糊块。有时结节数目很多,互相连结融合,产生大块的厚痂,以致使眼睑完全闭合。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病重的雏鸡有精神委顿,食欲消失,体重减轻等现象,产蛋鸡呈现产蛋减少或停止。

黏膜型也称白喉型,多发生于雏鸡和育成鸡,并死率较高,可达50%。病初呈鼻炎症状,病禽迟钝,厌食,流鼻汁,鼻汁初为浆性黏液,后转为脓性。如蔓延至眶下窦和眼结膜,则眼脸肿胀,结膜充满脓性或纤维蛋白性渗出物,甚至引起角膜炎而失明。鼻炎出现后2-3天,口腔、咽喉等处黏膜发生痘疹。初呈圆形黄色斑点,逐渐扩散成为大片的纤维素假膜,随后变厚而成棕色痂块。痂快不易剥落,强行撕脱则留下易出血的表面。上述假膜有时延伸至喉部,常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甚至窒息而死。

养殖户在饲养管理上要常通风换气 ,以防阴暗潮湿而使鸡群易感染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