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发生倒伏的原因的是? 小麦

小麦发生倒伏的原因的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小麦发生倒伏的原因的是

小麦倒伏是夺取高产的一大障碍,一方面直接造成小麦减产,另一方面造成机械收获困难。因此研究小麦倒伏发生规律,因地制宜科学防治,是成为当前小麦优质高产栽培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夺取小麦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倒伏类型
小麦倒伏从时间上可分为早倒和晚倒,从形式上可分为根倒与茎倒。根倒多发生在晚期,受损失较小;茎倒在早期和晚期都可发生, 受损失较大。小麦的生产经历了增穗增产,穗粒并重增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随着基本苗数增加,施肥水平提高,高峰苗也较多,造成田间郁蔽,其中根系发育较差,植株过高,基部节间过长,茎秆柔软,缺乏弹性的品种一般较易于发生倒伏,通常以茎倒为常见。
1、根倒
根倒主要是由于根系发育不良,扎根不深,次生根少而细弱,支持不住上部分的重量而发生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由于耕作层过浅,整地、播种质量较差等原因,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入土较浅,或因前期未浇水,后期浇水量过大,土层湿软,再遇风雨而引起的倒伏。
2、茎倒
茎倒是由于茎基部的机械组织不发达,第一、二节间过长引起的。通常是因播种量过大,肥水充足,特别是氮肥施用过多,管理不当,而造成分蘖过多,群体过大,两极分化慢,田间郁蔽,光照极端不足,基部节间过长,秆壁薄而不实,干物质积累少,遇风雨侵袭,茎下部弯曲或折断而引起的。
二、倒伏原因
小麦倒伏原因有以下几种:品种抗倒性差,不当的栽培措施,自然灾害的影响等。
1、品种抗倒性差
高秆品种,茎秆柔软,抗倒能力差,受到灾害易引起倒伏。据调查同等肥力、同等密度的小麦,遇到自然灾害时,高秆品种倒伏概率为80% ,而矮秆品种概率只有5%。
2、栽培措施不当
首先是播量大,致使田间群体大,拔节期苗株拥挤,通风透光差,个体发育弱,易引起倒伏。
其次施肥不当易引起倒伏。表现在两个方面:施基肥时氮、磷、钾配比不合理,只重视氮磷肥,而轻视钾肥和微肥;追施氮肥过多或追施时期偏早,使小麦旺长,下部叶片重叠,茎秆细弱,抗倒性能差。
再次耕层变浅,土壤通气状况不良,导致根系生长不良。近年来,由于机械耕种费用偏大,多数地区连续多年免耕或只旋耕,不进行深翻,造成土壤耕层逐年变浅,小麦根系被迫分布在土壤浅层,消弱了对水肥的吸收和支撑地上部分器官的能力,植株经不起风雨等自然灾害的磨练而发生倒伏。
3、病虫危害重也易诱发倒伏。
小麦纹枯病发生时,根系发生腐烂,茎秆不同程度地坏死,遇到不利天气,引起倒伏。此外自然灾害也会引起倒伏,如小麦灌浆后期,穗重加之连续降雨和大风,大部分高秆品种和群体过大地块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倒伏,如大风、大雨、冰雹、连阴雨等会造成严重倒伏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