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用品种不当。一般说来选用偏晚熟的品种,由于鼓粒时温度已较低,严重影响鼓粒速度,因此诱发荚而不实。
(2)土壤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硼是促进大豆荚形成生长的重要微量元素,缺硼可诱发大豆荚而不实;另外,氮肥过量,田间荫蔽,植株高、节间长,营养生长过旺,花荚稀少,形成空荚、半瘪荚,且成熟期推迟。在多雨、日照不足的年份尤为严重。
(3)田间管理不善。土壤板结、氮肥过量、草荒苗弱、密度过大,均会影响大豆植株的通风透光,从而减弱光合作用,导致荚而不实。
(4)不良气候条件。如大豆生长期雨水较多,或长期干旱、水分严重不足、高温或低温都会使大豆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增加,制造物质少,消耗物质多,造成大豆荚而不实。
(5)病虫危害。夏秋季大豆发生病毒病使叶片皱缩、幼荚也畸形不实,大豆食心虫危害造成虫眼空瘪荚。
大豆荚而不实多发生于夏大豆,其原因很多,如氮磷钾比例不当、品种差异、密度过大、微量元素缺乏、病虫危害等等因素,都可致使籽粒鼓不起来,形成秕荚。建议您生产中预防夏大豆荚而不实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单一使用氮肥,易出现疯长现象,引起荚而不实。夏大豆出苗后一定要追施一定量的有机肥和三元复合肥。对秕荚发生严重的田块更应增施磷钾肥,减少秕荚。
2、喷施叶面肥大豆缺硼极易引起荚而不实。生产上应在大豆初花期后每隔10天喷洒一次0.1%―0.2%的硼砂、0.5%―1%的尿素溶液,连喷2―3次;盛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0.2%―0.5%,不仅可预防植株脱肥,也可预防秕荚。叶面肥应在无风的阴天或晴天下午喷施,以喷洒叶背为主。
3、合理灌溉在大豆花荚鼓粒期,遇干旱、土壤墒情不足的情况下应及时灌溉防旱,以满足大豆鼓粒期对水分的需求,减少秕荚。
4、注意防治病虫害从大豆苗期开始必须重视蚜虫的发生,防治要早。花荚期特别注意霜霉病、灰斑病、大豆食心虫、豆荚螟和豆天蛾的防治,提高结荚率。
5、轮作换茬建立合理的土壤耕作制度,避免重茬种植,可防止土壤养分失调,减少病虫和杂草的危害,减少空秕率。
上一篇: 畜牧养殖户常见的鸡病之 传染性法氏囊炎如何判断和预防?
下一篇: 如何进行秸秆粉碎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