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角亦称为触须,是指某些有爪动物、节足动物或是软体动物等生长于头部的一种感觉器官。大部份都生长于头部的两侧,具有听觉、触觉以及嗅觉等功能。 由柄节、梗节、鞭节构成。
触角:
1. 刚毛状( Setaceous ),触角短,基节与梗节较粗大,其余各节细似刚毛。如蝉、蜻蜓等的触角。
2.丝状、线状( Filiform ),触角细长,除基部第一、二节较粗外,其余各节的大小和形状相似,向端部渐细。如蝗虫的触角。
3.念珠状( Moniliform ),鞭节各亚节的形状和大小基本一致,近似圆球形,象一串念珠。如白蚁的触角。
4.锯齿状( Serrate ),鞭节各亚节的端部向一侧突出如锯齿。如芫青和叩头甲雄虫的触角。
5.栉齿状( Pectinate ),鞭节各亚节向一侧突出很长,形如梳子。如雄性绿豆象的触角。
6.双栉状、羽状( Bipectinate ),鞭节各亚节向两侧突出很长,似篦或鸟的羽毛。如雄蚕蛾的触角。
7.膝状、肘状( Geniculate ),柄节较长,梗节短小,鞭节由大小相似的亚节组成,在柄节和梗节之间成膝状弯曲。如蜜蜂的触角。
8.具芒状( Aristate ),触角短,鞭节不分亚节,较柄节和梗节粗大,其上有一刚毛状或芒状构造,称触角芒( arista )。如蝇类的触角。
9.环毛状( Plumose ),除基部两节外,大部分触角具有一圈细毛,越近基部的毛越长,渐向端部递减。如雄蚊的触角。
10.棍棒状、球杆状( Clavate ),触角细长如杆,端部数节渐膨大。如蝶类的触角。
11.锤状( Capitate ),类似棍棒状,但鞭节端部数节突然膨大似锤。如瓢虫的触角。
12.鳃叶状( Lamellate ),鞭节端部数节扩展成片状,可以开合,形状类似鱼鳃的结构。如金龟子的触角。
触角亦称为触须,是指某些有爪动物、节足动物或是软体动物等生长于头部的一种感觉器官。大部份都生长于头部的两侧,具有听觉、触觉以及嗅觉等功能。形状有许多种类,常见的有丝状、鞭状、念珠状、锯齿状、栉齿状、羽状等。除此之外,例如蜗牛头上的软角,或是虾的长须等,也都是属于触角。
触角除原尾目、一些双翅目、寄生性膜翅目的幼虫其触角退化外,昆虫均具一对触角,因而很多学者将其另辟一纲。
所有的触角都生长在头部额区膜质的小坑枣触角窝中,有的位于复眼之前或之后,有的位于复眼之间,分为3个节:
通常昆虫总是在左右上下停地摆动触角,好像两根天线或雷达时刻在接受电波和追踪目标。因为触角上有许多感觉器和嗅觉器,与触角窝内的许多感觉神经末梢相连,又直接与中枢神经连网,非常灵敏,既能感触物体、感觉气流,又能嗅到各种气味,甚至是远距离散发出来的。
当受到外界刺激后,中枢神经便可支配昆虫进行各种活动。如二化螟的触角,可凭借水稻的气味刺激寻找到它的食物水稻,菜粉蝶的触角可根据接受到的芥子油气味很快发现它的食物十字花科植物。嗅觉最灵敏的是印第安月亮蛾,能从11千米以外的地方察觉到配偶的性外激素。有些姬蜂的触角可凭借害虫体上散发出的微弱红外线,准确无误地搜寻到躲在作物或树木茎杆中的寄主。
对于某些昆虫,触角还有其他作用。例如水生的仰蝽在仰泳时,将触角展开有平衡身体的作用;水龟虫用触角帮助呼吸;萤蚊的幼虫用触角捕捉猎物;芫菁的雄虫在交配时用触角来抱握雌虫的身体;云斑鳃金龟的雄虫用触角发声,像蟋蟀一样,用于招引雌虫。
上一篇: 怎样维护保养脱粒机?
下一篇: 猪主要蛋白饲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