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西葫芦 > 西葫芦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方法有哪些,具体是什么呢? 西葫芦

西葫芦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方法有哪些,具体是什么呢?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发病特点病原菌是真菌中的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单丝壳白粉菌属,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在保护地则以菌丝体在寄主植物上越冬,靠气流、水滴和喷雾传播侵染。田间最适合温度20℃~25℃。发病温度为16℃- 24℃。空气相对湿度以80%~90%最适宜,超过95%则抑制其发展。干旱,管理粗放,光照差,保护地内透光不良、光线不足,通风不良,温度忽高忽低,发病快。

1、预防方案:速净按3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1次。

2、治疗方案:轻微发病时,奥力-克速净50ml+大蒜油15ml,兑水30斤进行稀释喷施,3天用药1次,连用2到3次;奥-力克速净按300倍液复配内吸性强的化学药剂进行稀释喷施,3天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3、大棚扣膜时最好采用质量较好的无滴膜。严禁采用半无滴膜和有滴膜,以减少棚内的相对湿度。播种前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驱避地下虫害,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

4、培育壮苗,定植时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后期脱肥,同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禾苗茁壮成长。

4、控制棚内湿度,早放风,晚排风,排出棚内湿气。喷一些叶面肥如“益微”,也可使植株健壮,减少银粉病的发生。并在西葫芦开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洒壮瓜蒂灵一次,增粗瓜蒂,强化营养输送量,促进瓜体快速发育,瓜型漂亮,使西葫芦高产优质。

(1)选用抗病品种。如美玉、中葫3号、潍早1号、邯郸西葫芦、天津25等。
(2)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5%噻菌灵(特克多)悬浮剂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50倍液、2%抗霉菌素(农抗120)水剂200倍液、0.25%帕克素水剂40-60倍液、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技术要点是早预防、午前防和喷周到及大水量。
(3)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改用 12.5%腈菌唑乳油2000倍液,防治西葫芦白粉病速效、持效期长。也可选用62.25%腈菌唑·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0%二氯异氰脲酸钠可溶性粉剂400倍液、3%多氧清水剂800-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十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混用,效果优异。

防治:

①大棚扣膜时最好采用质量较好的无滴膜。严禁采用半无滴膜和有滴膜,以减少棚内的相对湿度。

②西葫芦银粉病以物理防治为主。控制棚内湿度,早放风,晚排风,排出棚内湿气。喷一些叶面肥如“益微”,也可使植株健壮,减少银粉病的发生。

③西葫芦白粉病以防治为主。

预防方案:速净按5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1次。

治疗方案:轻微发病时,奥力-克速净按300—5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病情严重时,奥-力克速净按300倍液稀释喷施,3天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露地防治要点

1、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驱避地下虫害,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培育壮苗,定植时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后期脱肥,同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禾苗茁壮成长。

2、加强田间管理,生长期注意通风透光,适时浇水追肥、中耕除草,在西葫芦开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洒壮瓜蒂灵一次,增粗瓜蒂,强化营养输送量,促进瓜体快速发育,瓜型漂亮,使西葫芦高产优质。

3、药剂防治,棚室提倡使用硫磺熏蒸器定期熏蒸预防,发病初期应根据植保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