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是防治花生叶斑病的重要途径。据田间观察、试验和参考相关文献,中华9号、豫花6号、豫花15号、豫花11号表现为抗叶斑病,鲁花11号、豫花9331、豫花14号表现为中抗叶斑病。
2.农业防治。花生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及时进行耕翻,以减少病害初侵。重病地块应实行与禾本科、薯类作物轮作,可减少田间菌源。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底肥,加强田间管理,促进花生健壮生长,可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当病叶率达10%~15%时开始施药,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4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
防治花生叶斑病的主要措施如下:
1、消灭病源菌。在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遗留田间的病菌残体,不要随意乱抛、乱堆。对有病菌残体的地块应及时翻耕,以加速病菌残体的分解,防止病菌再侵染花生。
2、选用抗病品种。较抗病的一般是生长直立、叶片厚、颜色深、花生粒大的品种或者是早熟品种,在发病较重的地块、可选用这些品种种植,如冀花2号、鲁花14等。
3、加强栽培管理。要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底肥,及时追肥,促进花生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使病害减轻。比较好的药剂:80%的代森锰锌400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50%的多菌灵1000-1500倍液。喷施药时要注意喷匀、喷透,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喷2-3次,可基本控制该病的发生。
一、轮作。花生实行水旱轮作,与水稻轮作更好。旱坡地花生与玉米、番薯、木薯等旱地作物轮作,2至3年一轮,可明显减轻叶斑病为害。
二、改良土壤。改善栽培条件,增施有机质农家肥,改良土壤,增强花生的抗病能力。
三、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春花生或秋花生,要选择抗叶斑病强的品种。
四、药剂防治。可采用如下常用药剂:(1)百分之1.5胶体硫;(2)百分之0.3石硫合剂;(3)百分之75百菌清600倍液等,对防治叶斑病都有较好效果。
上一篇: 颗粒饲料掺水喂猪可以吗?
下一篇: 如何防治牛坏死杆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