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牛肉中没有化肥、农药、激素、抗生素、兽药、化学合成物质等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残留,肉牛养殖必须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管理和生产。
一、牛场环境条件与保护
1、地形平坦、背风、向阳、干燥,牛场地势应高出当地历史最高洪水线,地下水位要在2米以下。2、水质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量充足,最好用深层地下水。3、牛舍场地要开阔整齐,交通便利,并与主要公路干线保持500米以上的卫生间距。4、牛舍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流、光照及新鲜清洁的空气,禁用毒性杀虫、灭菌、防腐药物。5、牛场污水及排污物处理达标。
二、肉牛选育与选配
现在国内饲养的肉牛多为引进品种如西门塔尔、夏洛来等与国内黄牛的杂交后代,应选择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肉牛品种进行饲养,并结合育种引进优秀公牛的冷冻精液进行选配。对于从场外购入的肉牛要经过严格检疫和消毒。
三、营养需要
肉牛绿色养殖要根据不同发育阶段期的营养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饲料是人类的间接食品,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会直接危害到人类的健康。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类常见的癌症、畸形、抗药性和某些中毒现象与肉、蛋、奶中的抗菌素、激素和其他合成药物的残留有关。由于化肥、农药的超量使用会导致饲草原料中化肥和农药较高的残留量,进而导致牛肉中药物残留的增加,因此,绿色养殖的饲料原料必须来自无公害区域内的草场和种植基地。
药物添加剂曾经给畜牧业带来了很大效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引起的副作用也日益明显。低治疗量的抗生素作为添加剂,在消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消灭了对机体有益的微生物,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长期饲喂,还会产生抗药性,并在畜产品中残留,对公共卫生产生不良影响,直接威胁人类健康与安全。因此,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滥用抗生素类添加剂如超量添加、不遵守停药期的要求,或者非法使用如催眠镇静剂、激素或激素样物质等,都会导致这类药物在牛肉中残留超标。所以生产绿色牛肉应尽量应用可替代抗生素、促生长激素的新型生物制剂,如益生素、酸化剂、酶制剂、中草药、寡糖、磷脂类脂、腐殖酸等纯天然物质,或低毒无残留兽药添加剂替代抗生素类添加剂,即使在生产中必须使用抗菌素,也应合理使用抗生素促生长剂,首先要选择安全性较高、无药物残留的动物专用抗生素,而避免选用易产生耐药性的药物;其次,使用方法应正确合理,必须与饲料混合均匀,并严格执行添加标准停药期等规定,以减少药物残留及耐药性。严禁使用禁用药物添加剂,严格控制各种激素、抗生素、化学合成促生长素、化学防腐剂等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进入牛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
由于我国没有专用肉牛品种,所以利用国外优良肉牛品种的公牛与我国地方品种的母牛杂交,杂交后代的杂种优势使生长速度和肉的品质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如利杂牛、夏杂牛、西杂牛等,本地牛可选择鲁西黄牛、秦川牛等。
二、育肥牛的年龄
一般幼龄牛的增重以肌肉、内脏、胃骼为主,而成年的增重除增长肌肉外,主要是沉积脂肪。年龄对牛的增重影响很大。一般规律是肉牛在出生第一年增重最快,第二年增重速度仅为第一年的70%,第三年的增重又只有第二年的50%。饲料利用率随年龄增长、体重增大,呈下降趋势。在同一品种内,牛肉品质和出栏体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出栏体重小,往往不如体重大的牛,但变化不如年龄的影响大。按年龄,大理石花纹形成的规律是:12月龄以前花纹很少;12~24月龄之间,花纹迅速增加,30月龄以启花纹变化很微小。由此看出要获得经济效益高的高档牛肉,需在18~24月龄时出栏。
三、饲料配制
肉牛在不同的生长育肥阶段,对饲料品质的要求不同,幼龄牛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增重以肌肉为主,所以需要较多的蛋白质饲料(饼粕类);而成年牛和育肥后期增重以脂肪为主,所以需要较高的能量饲料。饲料转化为肌肉的效率远远高于饲料转化为脂肪的效率。
1、精、粗饲料比例。在肉牛的育肥阶段,精饲料可以提高牛胴体脂肪含量,提高牛肉的等级,改善牛肉风味。粗饲料在育肥前期可锻炼胃肠机能,预防疾病的发生。一般肉牛育肥阶段日粮的精、粗比例为:前期粗料为55%~65%,精料为45%~35%;中期粗料为45%,精料为55%;后期粗料为15%~25%,精料为85%~75%。
2、营养水平。采用不同的营养水平,增重效果不同,在育肥全期使用高营养水平,虽然前期日增重提高,但不利于全期育肥,后期日增重反而下降,所以从日增重和育肥天数综合考虑,育肥前期,营养水平不宜过高,营养类型以中高型为好。
3、饲料形状。饲料的不同形状,饲喂肉牛的效果不同。一般来说颗粒料的效果优于粉状料,使日增重明显增加。精料粉碎不宜过细,粗饲料以切短利用效果最好。
四、性别
性别影响牛的育肥速度,在同样的饲养条件下,以公牛生长最快,阉牛次之,母牛最慢。这是因为公牛体内性激素——睾酮含量高的缘故。因此如果在24月龄以内肥育出栏的公牛,以不去势为好。
五、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影响肉牛的育肥速度。最适宜气温为10~21℃,低于7℃,牛体产热量增加,维持需要增加,要消耗较多的饲料,环境温度高于27℃,牛的采食量下降,增重降低,所以在冬、夏季节要注意保暖和降温,为肉牛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六、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育肥速度。圈舍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育肥前进行驱虫和疫病防治,经常刷拭牛体,保持体表干净等。
上一篇: 肉鸡生长常用的饲料添加剂有哪些?
下一篇: 农业机械化的含义包括哪几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