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番茄 > 如何防治番茄青枯病?用药时可以加入叶面肥混合喷施吗? 番茄

如何防治番茄青枯病?用药时可以加入叶面肥混合喷施吗?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番茄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土传病害,其病害菌是从植株的根尖或根系伤口中入侵。一般防治不是以喷茎叶为主,而是要用杀菌药进行灌根,每株灌药液0.25-0.5升,每隔7天用药1次。青枯病害发展较快,对已枯死的植株,要赶紧拔掉,移出田外烧毁,并对病坑撒石灰粉及时消毒。另外,在进行灌药的同时,可以单独对茎叶喷洒叶面肥。

一般选用噻菌铜或硫酸链霉素灌根

1、合理轮作,及时给土壤进行消毒,用碳酸氢铵撒在表面,并喷施新高脂膜保护肥效,随即用薄膜覆盖;选用抗青枯病的品种,同时可采用嫁接方式育苗,培育无病壮苗,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并在育苗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加强田间管理,灌溉要勤浇小水,防止大水漫灌。施足基肥,施用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并平衡追施氮、磷、钾混合肥,适时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并及时中耕、培土、促进根系生长。喷施0.2%磷酸二氢钾加菜果壮蒂灵加大营养输送量,提高坐果率,使番茄连连稳产优质。

3、药剂防治,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带出菜田外深埋或烧毁,在病株周围土壤撒石灰,全园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防止病害扩散。同时根据植保要求病穴用20%石灰水消毒,喷施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500倍液等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每隔7~10天一次,连续3~4次,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巩固防治效果。

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控制湿度及水量,重点在苗床期、移栽成活时、成株期用噻菌铜或噻森铜或中生菌素或农用硫酸链霉素等药剂,按说明用量兑水灌根。注意轮换用药,每种药剂连续使用不宜超过3次。

根据我公司长时间的试验观察现推出以下防治方法: 预防青枯病、根黑腐病、黑胫病

方案1:使用"青枯立克"600倍液进行定植穴灌,每亩用药量2斤/次,株用量500ml左右,连灌2-3次,间隔时间为7—10天。

方案2:将"青枯立克"按800倍液对往年发病区及病区外延3米的区域进行穴灌1次,其余600倍液对发病区穴灌,间隔7-10天,再进行一次全部穴灌,株用量500ml左右,每亩每次用药量视病区大小而定。病害初期、中期(初见病情,中午顶部叶片出现软化,轻度萎蔫,早晨、傍晚可恢复,根系末梢轻度病变)

治疗 方案1:使用"青枯立克"400倍液进行定植穴灌,株灌500ml左右,连灌2天,间隔5天,再穴灌1—2次,每亩每次用药3斤。

方案2:将"青枯立克"按500倍液稀释,对发病区域及病区扩大3米的区域采用小区域漫灌,其余600倍液穴灌,间隔7-10天,再进行一次全部穴灌,株用量500ml左右,每亩用药2斤。

备注:此阶段采取"上喷下灌"的治疗方法,防治效果更佳,在上述方案灌根的同时,将青枯立克按300倍液稀释,喷施叶片和茎基部,间隔3—5天,连喷2次,每次每亩用药0.5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