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棚小蚕饲育技术
1、饲育形式。采用木框或竹匾叠放式防干薄膜育饲养小蚕,大棚可用作小蚕共育室。一般1个大棚可共育1-3龄小蚕10张,每天2回育。蚕匾要架空离地50厘米高。春季可在棚内设小棚来对小蚕保温保湿。夏秋季收蚁前在地面撒石灰粉作干燥材料,然后放10厘米厚消毒过的草帘或麦草,铺平后再撒一层小块状石灰粉,然后放蚕。
收蚁、给桑、眠起处理和蚕体蚕座消毒等均参照常规技术要求。
2、温湿度调控。1-3龄小蚕期控制在25-28℃,白天阳光充足、温度高时要开放大棚两头门,通风降温,夜间或阴雨天温度低,利用管道煤炉加温,管道要通向棚外,防止煤气中毒。干湿差控制在1-2℃,相对湿度80-90%,湿度不足时,可用喷水雾、盖湿布或炉上烧开水等方法加湿。
二、大棚大蚕饲育技术
1、饲养形式。从4龄开始全部采用蚕条桑1日2回或3回育。用条桑、大枝条时不除沙。春蚕结合伐条;夏蚕期桑树疏芽;晚秋蚕期桑树重剪梢等供给条桑,剪口下部留2-3片叶。遇到连续几天高温天气,龄期要缩短,每次给桑要加量;白天温度高可少喂,夜间温度低可多喂。大棚养蚕更要重视前期工作,第5龄饷食第2天就要给足吃饱,少控叶,5龄后期2天可适当节省控叶,喂以片叶,高温干燥天气早采露水叶,晚采桑叶要喷水补湿,减少萎凋。
2、温湿度调控。大蚕期适宜温度24-26℃,干湿差2-3℃。中秋蚕期要防高温闷热;晚秋蚕期夜间要保温排湿。如遇到阳光强烈、温度过高时,要用开放两头门,揭开两边薄膜、开天窗、加厚草帘遮盖等方法降温;夜晚或阴雨大风天气低温时,要盖紧大棚,在棚内用管道煤炉加温。每座大棚内需要悬挂干湿温度计2个。
3、蚕体蚕座消毒。由于大棚地面育不除沙,所以要比普通育更重视蚕体蚕座消毒工作,尤其要加强僵病的预防。具体做法:4、5龄起蚕饷食前用大蚕防病1号蚕体蚕座消毒,以后每隔1日均撒药1次,15分钟后,开两头门通风排除药味;第4龄第3天,第5龄第2、4、6天体喷300倍灭蚕蝇;给桑前撒石灰粉。发现僵病,每日加用优氯净熏烟剂熏烟。大棚四周开沟撒药防蚁、鼠等敌害。
此外,做好4龄蚕的提青分批工作,提高蚕的发育整齐度,为快速上方格簇或自动上簇做好准备。
大棚养蚕实用技术
1、棚址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通畅,远离稻田、菜地、果园,距桑园较近处建造大棚。 2、进棚时间 保持棚内干燥,新建大棚白天揭膜晒棚,晚上盖膜避免棚内受潮。放蚕前,先在地上铺1层薄膜,再在膜上铺1层稻草,蚕放在稻草上。1-3龄共育,4龄第2天或5龄第2天进棚均可。 3、温度调节 大棚一般较室内蚕室温度偏高,且昼夜温差较大。大棚温度调节重点是在做好降温的基础上,加强通风。 4、条桑饲育 大棚饲养强调通风,片叶育易造成桑叶干瘪,因此以条桑育为宜。蚕进棚给第2次桑叶后,即可采用条桑育。每日给桑3回。给桑量要根据大棚饲养温度高、发育快的特点,超前给足桑叶,一般掌握有10%左右残桑时,给下1回桑。但还应根据蚕的发育及天气变化,合理调节给桑量和给桑次数。 5、防病防害 按常规方法搞好养蚕前消毒,大棚连续使用的,在使用药剂前,应先削除10厘米左右表土。消毒后,养蚕前,在地面先撒1层氯丹粉,再撒1层新鲜石灰粉。蚕期中多撒干燥材料。在阴雨、闷热天气,早、晚各用1次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4龄进棚饲养的,应在5龄饷食后及时除去蚕沙,清洁蚕座。 6、适时上蔟 棚内温度高,蚕老熟快,应提早做好准备工作。在见熟前1天改喂片叶,并用短稻草填平蚕座,同时用灭蚕蝇体喷1次。见熟5%左右时开始放蚕蔟。在摆放蚕蔟前撒1层新鲜石灰粉消毒,再喂1次片叶。要注意避免过熟上蔟,否则,将造成大量熟蚕在蚕座中营茧而遭受损失;还要注意遮光,以避免光线过强而增加蚕座中营茧的损失。
上一篇: 怎样让夏玉米“种肥同播”省工不烧苗?
下一篇: 国槐的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