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闪夏”的提法妥当吗? 其他

“闪夏”的提法妥当吗?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看了上述文字后,读者不禁会问,既然作者说了“气象专家说,黑龙江还处于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而后面的作者也说了“这样的‘闪夏’长不了”,那又何必要用“闪夏”一词呢?如果作者说明季节本身是一种气候概念,而不是指某一时刻的天气,不就使人们理解了吗?若用“闪夏”不正是对春夏季节转换中,气温短暂较大增幅的误读吗?

  这里不能不再次说明的是,春季乍暖乍寒现象,无论在气候变暖前,或是气候变暖后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早在1934年我国学者张宝堃,结合物候表征与农业生产,就运用滑动候温法划分四季,即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稳定降到10℃以下时,作为冬季开始;从10℃以下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作为春季开始;稳定上升到22℃以上时,作为夏季开始;稳定下降到22℃以下时,作为秋季开始。迄今这个标准气象部门都没变。这里强调的是必须稳定通过上述界限值,如入夏并不是说,一当5天日平均气温都连续达到22℃或以上,不管以后滑动候平均气温值会否低于22℃,就从第一天达22℃日期作为入夏。否则每年的入夏日期差别就更大了,这对于人们应用季节合理安排生活与指导农业生产,就缺乏实际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