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大棚蔬菜灌溉时应注意的事项? 其他蔬菜

大棚蔬菜灌溉时应注意的事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有些温室大棚在浇水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浇水次数偏少,一次性浇水量偏大,有些棚室的黄瓜半个月不浇水,甚至有的一个月不浇水,对蔬菜的生长极为不利。有些温室大棚只要浇水就浇大水,形成大水漫灌,由于冬天水很凉,即便使用井水温度也仅仅在15℃左右,结果,浇水降低了地温,形成土壤板结,而且造成肥料大量流失。温室蔬菜栽培过程中浇水应该浇小水,要起“M”形高垄,两行起一个大垄,两行之间有一个小沟,向小沟内浇水,小沟的深度要比两边操作行底面高出10到15厘米,即小沟深度为10厘米、宽度为40厘米,操作行的深度应为25厘米、宽度为80到90厘米,这样在小沟内浇水,浇满沟也不会形成浇水过多。浇得水正好渗到土壤中,把沟渗满,不会造成肥料流失,所以要勤浇水,浇小水,地面不能忽干忽湿。目前,西红柿的缺钙和裂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地面忽干忽湿造成的;黄瓜产生尖嘴瓜、细小瓜也是因为水肥不均匀造成的。

  再一个问题就是一定要覆盖地膜,在地膜下面浇水,防止浇水以后土壤水肥蒸发,棚内湿度升高引起病害发生。浇水一定要在早晨进行,并且在上午十点钟以前结束。因为早晨地温低,浇水不至于降低地温,而中午以后,菜地经过太阳晒,地温得到了提高,因此,中午以后不要浇水;另外,阴天也不要浇水,因为阴天浇水时不能开口通风,导致湿气排不出去,造成棚内湿度升高,引发病害。

  总之,浇水一定要采取在地膜底下暗灌;早晨浇水,在上午十点钟以前结束;浇水的时候尽量开着通风口,及时排除湿气;还要注意按前面讲的在棚的前沿挖一条防寒沟,把九十厘米农膜做成双面的筒放进去后灌满水,晒上一天提升水的温度,保持地温不降低;要特别注意不要浇大水,防止诱发病害、降低地温、板结土壤;还有,一定要起高垄,开小沟浇水;浇水之前要喷一遍防病药,防止浇水以后棚内湿度过高,引起病害。

 合理灌溉,是保证大棚蔬菜健壮生长、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大棚蔬菜灌溉既要看天,又要看地看苗情。根据经验,大棚菜浇水应采取以下四个对策:

  一是浅水且不宜过大 在低温下,棚内蔬菜蒸发慢,需水量相应减少,故浇水量要小,间隔时间适当长些,切忌大水漫灌,应以浇灌或喷雾为宜,以免低温高湿导致蔬菜沤根。浇水后的头两天,易引起棚内湿度加大,应注意合理通风降温,防止诱发病害。通风一般在中午气温较高时为宜。

  二是灌溉时间适当 冬季棚菜灌溉应安排在中午前后,以上午10点以后下午3点以前为好,此期棚温较高,浇水后副作用最小。要避免清晨和傍晚浇水,以防引起蔬菜冻害。灌溉应尽可能用井水,因井水温度较高,可减少对蔬菜的生理刺激。

  三是看天灵活浇水 根据天气状况,掌握“晴天适当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风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进行。当天气由晴转阴时,水量要逐渐减少,间隔时间适当拉长;由阴转晴时,水量由小到大,间隔时间相应由长变短。

  四是浇水应有侧重 大棚各部位的温度相差较大,浇水量也要有所区别。大棚南部及靠近火炉、烟道等热源的地方,土壤水分及靠近蒸发量大,浇水量可适当大些;大棚东西两侧及北部温度较低,日照时间亦短,浇水量应适当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