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一:采取墙式栽培。用12厘米×12厘米塑料袋装料,每袋装干料200克,两头均用塑料套环,另加牛皮纸封口,按常规方法灭菌,两端接种。然后在室内上堆发菌,堆高以1.2~1.5米为宜。室温控制在20℃~24℃,每7天翻堆一次。经20天培养菌丝满袋后,可将堆高增到2米,并支撑固定。然后将室温降至18℃~22℃,提高相对湿度至90%,增加光照和通风时间,促使菇蕾形成。当袋口出现白色突起物,取下套环,留下牛皮纸形成两个出菇面。每天向牛皮纸喷水,经4~5天幼嫩子实体突出袋口后,去掉牛皮纸,改向空中喷雾增加湿度,以促进子实体生长。子实体采收后进行再生菇管理,7天后可采收第二潮菇。
措施二:实行分段出菇。前期采用常规两头出菇,方法是当菌丝深入袋内2/3以上时,剪去两端袋口,露出直径约1.2厘米的小孔作为出菇口。料袋处理好后排成70厘米×40厘米的宽窄行,行向与门窗方向一致,每排料袋堆垛8层。料袋排好后室温控制在15℃~20℃,空气相对湿度85%~95%,室内光线以刚能看清报刊字迹为宜。每天通风1小时,大约7天左右就可以现蕾。现蕾后每天通风2小时,当菇体长大、菌刺形成时,可适量向子实体喷雾状水。当菇体长大尚无或仅有少量孢子散发时即可采收。第一潮菇采收后,下一步采取覆土单头出菇的方法。从一头脱去2/3塑料袋,双排排于高5厘米,宽45厘米的土垄上,排与排间隔5厘米,袋与袋之间留3厘米的间隙,层与层间隔3厘米,所有的空隙用肥沃的砂壤土填充,周围用泥封好,共堆垛8层,最上一层用泥土封好后留上补水槽,槽中每隔20厘米打一直径3厘米的补水孔。出菇前先向槽中补充一次营养液(尿素200克,蔗糖20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维生素B1 20片、水50升),出菇后每隔3天补水一次,
上一篇: 梨树在轻盐碱地栽培能成功吗?
下一篇: 仔猪黄痢流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