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贮藏方法有自然冻藏、液体贮藏、简易气调贮藏、冷库+气调贮藏。
1、自然冻藏冻藏:是我国华北一带普遍采用的柿子贮藏方法。在干燥平地上挖几条平行沟,沟宽30-50 厘米、深30-40 厘米,长度因贮藏量和地面而定(不宜太长),用木头搭成柿床,上面铺一层7-10厘米厚的玉米秸秆(做成帘子亦可)。霜冻后将准备贮藏的柿子放于秸秆上,共5-6层,在露天进行冻结。柿子冻结后,上面再盖稻草防寒,厚度30-60 厘米左右,以保持贮藏期间稳定的温度。冬季下雪后要及时打扫积雪,冻藏期间不需翻动柿子。此法一般可贮藏到翌年2-3月。
2、液体贮藏(矾柿法):将成熟较晚或皮较厚、水分少、耐贮藏的品种,在着色变黄时细心采收轻放于筐中。前一天将水烧开,每100公斤水加食盐2公斤、明矾250克,溶化后冷却备用。将配好的盐矾水倒入干净缸内,再将鲜柿放入,并用柿叶盖好,以竹条压住,使柿果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当水分减少时,须经常添加,这样能放到春节,甚至可放到翌年的4-5月份。取食时严禁用手,而必须用干净的勺捞取,否则杂菌进入后容易发酵变质。采用液体贮藏的柿果味甜、质脆,但贮量少,有时还带有碱味。这种方法技术较严,一般较难掌握,而且对卫生条件的要求较高。所用明矾有保持果肉硬度的作用,食盐有防腐作用。贮藏效果的好坏与盐、矾混合比例有关,同时与品种、成熟度的关系也较大。
3、简易气调贮藏:用0.1毫米厚,面积为80×54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先放入一只35×7厘米装有250克消石灰的布袋,再装入鲜柿10公斤,在柿果的上面放一只面积为35×7厘米的薄膜袋,袋内装有吸足饱和高锰酸钾溶液碎砖块,袋上刺许多小孔,最后再放入一条沾有仲丁胺的布条,布条与柿果间衬一层塑料薄膜,并扎紧大袋口。然后放在10-12 ℃下贮藏。在贮藏了21、33、45天时分别打开袋口换气15-20分钟,可贮藏2个月左右。
4、冷库+气调贮藏:选用厚度一般为0.06-0.08毫米的聚乙烯薄膜袋装入柿果,重约为7.5-10公斤。在这种条件下,薄膜对氧气和二氧化碳有适宜的透性,包装后袋内的气体环境足以保证柿果维持正常生命活力。每公斤柿果喷35%酒精2.6毫升,加去氧剂0.8-1.6克,保持袋内含氧气3%-5%,二氧化碳4%-7%。袋内放入饱和高锰酸钾载体17克/公斤,用于吸收乙烯,因为环境中乙烯会加速症状恶化。袋内湿度保持在85%左右,在±1℃冷库中贮藏,因为柿果冰点为-2℃,冷害温度为5-15℃,不涩果类果实在5-15℃下易遭冷害,果肉褐变、软化。此方法可贮藏3-4个月。
冷库+气调贮藏贮运方法既可延长柿果贮藏期,保持硬度,又可脱涩,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柿果贮运方法。
上一篇: 土壤胶体分几类?
下一篇: 猪蛔虫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