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根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小麦

小麦根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二、发生原因

1.小麦根腐病菌在种子内外和病残体内越冬,如不重视药剂拌种或拌种粗放,同时由于连作土壤带菌量大,轻视伏翻杀菌作用,造成病菌残留逐年积累。

2.气候环境如冷害、涝害、旱害、冻害等引起植株衰弱均能引起发病,生长后期高温高湿易蔓延。

3.对小麦根腐病的发病原因及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等到麦苗拔节表现症状时才发现并防治,用药控制为时已晚。

4.田管措施不当,不能适期播种,整地质量差,播种过深或过浅,偏施氮肥,田间杂草多,品种抗性差,耕作粗放等,均能引发和加重小麦根腐病的发生。

三、防治对策

1.轮作倒茬

原则上严禁连作,重病区可与玉米、甜菜、油菜、向日葵进行轮作,降低病原菌在土壤中的存活量。

2.伏翻及秋翻

麦收后及时伏翻、秋翻可减少病残体上的越冬菌量。前茬为春麦、亚麻的地块更要尽快伏翻,同时追施农家肥。

3.种子管理

及早准备种子,播前晒种2~3天,严格按照拌种程序拌种,防止种子带菌。用适乐时或卫福按种子量的2%~3%拌种,闷种12~24小时,如拌种时种子水分偏大,可摊开晾晒后再播种。根腐病重病区避免种植冬小麦石冬8号或新冬18号。

4.适期播种

冬小麦播种过早可造成麦苗生长过旺,播种过晚苗情弱。播种过深消耗营养大,出苗后麦苗细弱,易感病;播种过浅,越冬易冻伤根部,病菌容易侵入。冬小麦播种期过早或过晚、播种深度过深或过浅均能导致麦苗在入冬前生长势衰弱,抗逆性下降而导致病害发生。

5.合理施肥

以施用农家肥为主,均衡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合理施用钾肥、锌肥、硼肥、钙肥等,控制氮肥的用量。

6.播种量

强调精量播种,提高播种质量,667平方米播量控制在18~20千克。播量过大田间群体过密,植株细弱,抗病抗寒能力差。小麦生长中后期田间密闭不透气,麦穗小,易倒伏,遇到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

7.冬前管理

小麦出苗后根据麦苗长势,较弱的麦苗叶面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绿力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内吸性杀菌剂。发生根腐病的田块用70%甲基托布津7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混合绿力、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洒,可适当减轻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