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其他豆类 > 大豆有哪些虫害,应如何防治? 其他豆类

大豆有哪些虫害,应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苗期

药剂拌种可推迟病、虫害的侵染危害,苗期保主根、保幼苗。对大豆根腐病发生较重地区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2),用药量为种子重的0.5%。对大豆根潜蝇发生较重地区可选用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或35%甲诺硫环磷或35%乙基硫环磷乳油,按种子重0.5%播前3~6天内湿拌种。对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重的地区可暂用35%乙基硫环磷或甲基硫环磷乳油,按种子重的0.5%播前3~6天拌种,虽然杀虫率不明显,但对稳产有明显作用。对二条叶甲发生重地区可采用40%乐果乳油,按种子重的0.5%拌种,拌种3~5天内即应播种,以免影响幼苗。

当田间蚜虫、蓟马等害虫发生达到防治指标时,每公顷可用40%乐果或40%氧化乐果乳油750~1500毫升对水喷雾;防治二条叶甲、圆跳虫、黑绒金龟壳甲等害虫每公顷可用拟除虫菊酯类药剂450~750毫升对水喷雾;防治地老虎可制成毒饵诱杀,将90%晶体敌百虫50克用5千克热水溶解,再与炒香饼粉混拌均匀,傍晚用机械或人工撒于豆田垄沟内,公顷豆饼毒饵22.5~37.5千克 。

中期

主要防治对象为蚜虫、蓟马、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苜蓿夜蛾、火焰夜蛾、草地螟以及灯蛾、毒蛾类幼虫;灰斑病、褐纹病、霜霉病以及菟丝子。防治蚜虫、蓟马、红蜘蛛等害虫所用药剂与苗期相同。防治苜蓿夜蛾、火焰夜蛾、毒饵类幼虫,每公顷用90%敌百虫或80%敌百虫乳油750~1125毫升对水喷雾。防治大豆灰斑病,每公顷可用8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商品量1500~2250克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500~2250克 对水喷雾。田间发现有菟丝子,可用48%地乐胺乳油150~200倍液喷雾,并注意清除。

后期

主要防治对象有灰斑病、褐纹病、大豆食心虫等。防治大豆灰斑病、褐纹病,每公顷可用40%灭病威胶悬剂 150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公顷用商品量1800克,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公顷用商品量1800克,对水喷雾。防治大豆食心虫,根据测报,准确防治,一般在成虫发生盛期及幼虫孵化盛期之前施药为宜,每公顷可用2.4%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600毫升对水喷雾。     

在中国已经发现的大豆虫害有240余种,生产上常发生危害的有70余种,其中为害较严重的40余种,苗期害虫有10余种,生长期害虫、后期危害荚粒的害虫约5种。幼苗期害虫主要有豆根蛇潜蝇,主要咬食根部皮层,种蝇危害发芽的种子。东北大黑鳃金龟的幼虫蛴螬、小地老虎、黄地虎、大地老虎咬食幼苗的根、茎或子叶,造成缺苗。危害大豆幼苗较严重的还有黑绒金龟甲、蒙古灰象甲、二条叶甲和网目砂潜。大豆生长发育期主要害虫有大豆蚜、棉红蜘蛛、烟蓟马,这三种害虫均以刺吸式口器危害大豆叶片,在干旱年份发生十分严重,其中又以大豆蚜发生普遍而严重。咬食叶片的以鳞翅目害虫最多,主要的有豆天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苜蓿夜蛾、苜蓿绿夜蛾、大豆夜蛾、黎豆夜蛾、草地螟、大豆毒蛾、红腹灯蛾、豆卷叶螟等,均以幼虫咬食叶片。危害叶片的还有豆突眼长椿、豆芜菁、墨西哥豆瓢虫、蚕豆微叶蝉。危害茎秆的有筛豆龟椿,钻食茎秆的有豆秆黑潜蝇等。后期危害荚粒的主要害虫有大豆食心虫和豆荚螟、棉铃虫、褐臭椿,在局部地区发生的还有大豆荚瘿蚊。大豆虫害主要防治方法:包括选育抗虫品种,播前药剂处理种子,播种时施用毒土毒饵,生长发育至成株期采用药剂喷洒、黑光灯诱杀、生物防治以及秋翻、轮作耙茬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