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授粉后,即开始进入灌浆成熟的生育后期阶段,这期间切实加强田间“六项”管理,对加速灌浆,促使早熟,提高粒重,增加产量极为重要。
一、割除“空秆”。人们常把没有长出雌穗和虽有雌穗但到秋只是个青棒或瞎棒的玉米植株,统称为空秆,在一般的年份里,这种空秆对产量影响很大。这些空秆株,严重地影响通风透光,与正常植株争水争肥,要及早彻底割除。
二、去除病株和玉米无效果穗。作物病株既不能构成产量,又空耗养分,而且还可传播病害,必须除去。玉米植株上,除去上部果穗外,其第二、第三果穗发育迟缓,吐丝较晚,除特殊品种外,一般情况下小穗是不能成棒结实的,群众叫“瞎棒”。抽出后必须逐个去除,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促使主穗充实,棒大粒多饱满,增加产量,又有促早熟作用。
三、打底叶。玉米生育后期底部叶片老化,枯黄或感病,已失去功能作用,要及时打除干净,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减轻病害侵染。
四、除“乌米”。玉米“乌米”即是丝黑穗病,为害玉米穗不能结实,而成为“灰色”。在田间要全面检查,如发现乌米在破钯前必须连同玉米植株清除田间,妥善处理,不能作饲料或沤肥,防止病害再度传染。
五、放秋垄。放秋垄在玉米灌浆后期进行。秋后田间杂草旺盛,正值产籽期,放秋垄要割除田间杂草,不仅对当年玉米有利,而且对减轻下年草害十分重要。要采用人工拔除大草,“犁趟”等方法消灭杂草。放秋垄要浅锄,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促进早熟,增加产量效果十分显著。进行时,防止伤根过多和折断叶片。
六、掉“干巴缨”。玉米雌穗上的每一根花丝,授精后就形成了一个玉米粒。这是因为玉米棒下部的花丝最先抽出苞米叶外,容易授粉,所以,玉米棒下部很少有缺粒现象,所以,玉米棒上部的花丝最后抽出来,先抽出来的花丝已经完成授精作用,逐渐开始萎蔫(干巴缨),这样后抽出来的花丝就被这些“干巴缨”所遮盖,不易接受花粉,不能结实。剪掉“干巴缨”能提高玉米的结实率,增加产量。据试验,剪一次“干巴缨”可减少秃头50%;剪两三次,可基本消灭秃头现象。剪丝的时间应在玉米花丝授精枯萎后。方法是用手将花丝轻轻提起,再用剪刀将枯萎的花丝剪去。同时留下幼嫩新鲜的花丝,使其成壶嘴形,以便使没有受精的花丝继续授精结实。
中期田间管理:从拔节至抽雄,是玉米一生田间管理最重要的时期,管理目的是促秆壮穗。1、中耕培土:封垄前(大喇叭口)结束。2、追施穗肥。3、防治玉米螟:大喇叭口期用辛硫磷或一六O五颗粒剂灌芯。
后期管理:从抽雄至成熟。管理目的:保证授粉受精,促进籽粒灌浆,防止早衰。1、开花水;至吐丝。2、施花粒肥:抽雄期。3、灌浆水4、人工辅助授粉。5、防治蚜虫。6、收获:最佳收获时期:乳线消失。
一、割除“空秆”。人们常把没有长出雌穗和虽有雌穗但到秋只是个青棒或瞎棒的玉米植株,统称为空秆,在一般的年份里,这种空秆对产量影响很大。这些空秆株,严重地影响通风透光,与正常植株争水争肥,要及早彻底割除。
二、去除病株和玉米无效果穗。作物病株既不能构成产量,又空耗养分,而且还可传播病害,必须除去。玉米植株上,除去上部果穗外,其第二、第三果穗发育迟缓,吐丝较晚,除特殊品种外,一般情况下小穗是不能成棒结实的,群众叫“瞎棒”。抽出后必须逐个去除,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促使主穗充实,棒大粒多饱满,增加产量,又有促早熟作用。
三、打底叶。玉米生育后期底部叶片老化,枯黄或感病,已失去功能作用,要及时打除干净,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减轻病害侵染。
四、除“乌米”。玉米“乌米”即是丝黑穗病,为害玉米穗不能结实,而成为“灰色”。在田间要全面检查,如发现乌米在破钯前必须连同玉米植株清除田间,妥善处理,不能作饲料或沤肥,防止病害再度传染。
五、放秋垄。放秋垄在玉米灌浆后期进行。秋后田间杂草旺盛,正值产籽期,放秋垄要割除田间杂草,不仅对当年玉米有利,而且对减轻下年草害十分重要。要采用人工拔除大草,“犁趟”等方法消灭杂草。放秋垄要浅锄,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促进早熟,增加产量效果十分显著。进行时,防止伤根过多和折断叶片。
六、掉“干巴缨”。玉米雌穗上的每一根花丝,授精后就形成了一个玉米粒。这是因为玉米棒下部的花丝最先抽出苞米叶外,容易授粉,所以,玉米棒下部很少有缺粒现象,所以,玉米棒上部的花丝最后抽出来,先抽出来的花丝已经完成授精作用,逐渐开始萎蔫(干巴缨),这样后抽出来的花丝就被这些“干巴缨”所遮盖,不易接受花粉,不能结实。剪掉“干巴缨”能提高玉米的结实率,增加产量。据试验,剪一次“干巴缨”可减少秃头50%;剪两三次,可基本消灭秃头现象。剪丝的时间应在玉米花丝授精枯萎后。方法是用手将花丝轻轻提起,再用剪刀将枯萎的花丝剪去。同时留下幼嫩新鲜的花丝,使其成壶嘴形,以便使没有受精的花丝继续授精结实。
由于夏播玉米生育期短,自身调节能力差,要夺取夏玉米高产、稳产,必须加强田间管理,尤其是后期管理至关重要。夏播玉米后期管理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 隔行(株)去雄
在玉米的天花(雄花)刚露出心叶时,每隔1行(株)拔除1行(株)的天花,让相邻1行(株)的天花花粉落到拔掉天花的玉米植株花丝上,使其形成异花授粉。去雄时应尽量少带叶或不带叶,以免减产。人工去雄可使养分集中供应雌穗,增强结实率和籽粒饱满度。抽出的雄穗应扔于田外。
二、人工辅助授粉
人工辅助授粉能保证正常授粉受精,提高结实率,减少秃顶,促进籽粒整齐度。一般选择晴天中午9-11时,随取随授,连续进行2-3次,同时注意异株杂交授粉。生产上多采用绳子拉株使之摇动以利传粉,达到授粉之目的。
. 三、防治后期病虫害
一般玉米抽穗后至成熟常有玉米螟危害穗部,红蜘蛛、蚜虫等危害叶片。常见病有:大小斑病、青枯病(茎腐病)。发现上述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及时防治。如有玉米螟,一般虫株率达到10%时,可用1%辛硫磷颗粒剂往玉米心叶内定量撒施,每株1克左右。蚜虫可用有机磷类农药1000倍液喷雾。红蜘蛛田间虫害叶片率达10%以上时可采用三氯杀螨醇或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洒叶片背面。对大小斑病、青枯病以预防为主,主要是加强田间中耕除草,涝后排水,散湿、降温,保持田间适宜小气候。
四、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可以保证玉米有足够的灌浆时间,是提高粒重,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适时收获 一般当玉米苞叶干枯松散子粒变硬发亮,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层时,即为完熟期,此时收获产量最高。但是夏玉米往往达不到成熟时,应被迫收获,影响产量。特别是一些紧凑品种有"假熟"现象,苞叶白皮后还需8天~10天才能成熟。因此在生产上若不影响种麦,玉米应尽量晚收;如果急需腾茬,而玉米又未成熟,亦可带穗收获,收后扎成簇,促其后熟。
1、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做好灾情应对。2、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3、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玉米早衰。4、加强病虫害监控防治。5推广两晚技术。
1、开花结实期管理:(玉米从抽雄开花-成熟)历时45-55天。此时期开花授粉籽粒灌浆充实的生殖生长旺盛时期,决定构成产量要素:果穗数、果穗粒数和粒重。
(1)浇足抽穗扬花水,促进开花授粉,提高结实率,防止茎叶早衰,争取穗多粒重。
(2)浇好灌浆攻籽水:灌浆期植株叶片自下而上枯黄,植株早衰应施肥、浇水增加粒重。
(3)排涝:因降大雨,田间积水要及时排除。
(4)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应用光能、地力和空间,使植株通风透光良好,从而减少空杆。
(5)科学进行肥水管理,根据各生育期的特点进行,特别要注意攻穗的水肥管理,使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减少空杆。
(6)做好人工辅助授粉,保证雌穗授粉完全减少秃顶和缺粒。
2、防止空杆秃顶和缺粒。空杆秃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种植密度过大、光照不足、营养物质供不应求、水分不足.
除二楼讲的以外,还要注意严重病虫的为害,防止减产。
上一篇: 蔬菜生产中使用的菌肥有哪些?
下一篇: 春季小麦起身拔节期如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