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草莓 > 保护地草莓畸果发生原因是什么? 草莓

保护地草莓畸果发生原因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生理性畸果
  ⑴花粉低稔性畸果:含有淀粉的花粉具有发芽能力,为稔性花粉;而不含淀粉的花粉无发芽能力,为无稔性花粉。花粉粒中的淀粉能够提供花粉管伸长所需的养分,完成受精。稔性低的品种往往畸形果的发生率高。
  ⑵雌蕊障碍性畸果:大型果品种生产中雌蕊的全部形成需经历较长的时间,当先端的雌蕊尚未形成时,花已开放,这部分果实就不能完全受精,从而产生畸果。
  2、环境性畸果
  ⑴媒缺性畸果:草莓为虫媒花,必须借助昆虫进行传粉。保护地生产中访花昆虫少,远远解决不了草莓花传粉的需求。
  ⑵败温性畸果:草莓花药开裂和花粉发芽的适宜温度在18-25℃之间,温度低于0℃,或高于40℃就会受到影响而产生畸果。
  ⑶湿度性畸果:草莓花药开裂适宜空气湿度为20%,花粉萌发以40%为宜,但保护地栽培中,夜间空气相对湿度多在85-95%,且夜间覆盖普通膜也易形成水滴,散落后会直接影响花粉受精。
  ⑷短日照畸果。花粉形成大约自开花前2周开始,这期间日照不足会抑制花粉萌发所需淀粉的积累,造成花粉发芽率低。
  ⑸施药不当畸果。花期喷洒农药,畸形果的比例明显增加,开花当天喷药会阻碍柱头上花粉的发芽。草莓花粉的敏感性农药有:敌百虫、敌敌畏、氧化乐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