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在我国推广应用困难的原因:1、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成本高据调查,目前市场上用于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生物农药阿维菌素,成本需5元/亩·次,而防治同样的害虫选用的中等毒性农药如乙酰甲胺磷成本只需2元/亩·次;再如用于防治蔬菜菜青虫的苏云金杆菌,成本需12元/亩·次;而菊酯类农药防治只需3元/亩·次。生物农药的成本是普通化学农药的2-4倍。2、防治效果较慢,速效性差生物农药在施用后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对害虫有所作用,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反应较慢,产品的质量保证期短,速效性较差,施用生物农药后多数要在3-4天后才能见到效果。就农民的用药心理来说,希望施用速效性较强的农药,用药后能达到“药到虫除”的效果。3、防治对象专一生物农药由于是专门从昆虫病毒、真菌以及昆虫信息素提炼或加工而成的,不是化学合成剂,其防治对象专一,不具备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广谱性的特点。如苏云金杆菌只能用于防治蔬菜菜青虫、小菜蛾等,而有机磷类杀虫剂乙酰甲胺磷,不但能防治蚜虫、蔬菜害虫,还能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等,杀虫范围较广。4、生物农药的贮存条件苛刻一般要求储藏温度低于常温,按照国家农药标准的规定,农药贮存两年,其有效成份降解率不应超过5%,而生物农药很难做到两年之内药效损失低于5%的要求。
5、用药条件要求高生物农药一般为水剂,受阳光或微生物的作用后容易分解,残留降解快,稳定性较差,特别是活体微生物为有效成份的产品,生物活性下降很快,用药技术条件要求高。因为生物杀虫剂的专一性很强,杀虫谱不广。因此,应针对不同害虫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生物农药。
上一篇: 什么是杏鲍菇?
下一篇: 大暑前后对向日葵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