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栽培方法。1、选地整地:甘草多生在干燥的钙质土中,喜干燥而耐寒,故宜选在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疏松砂质土壤地种植。这种地主根易往下伸长,根条直、粉质多。地选好后,选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作底肥,然后深翻60-100厘米,耙细整平,打成1-2米宽的畦。2、繁殖:有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两种。种子繁殖春播在谷雨前后,秋播在立秋至白露间,但秋播比春播好。甘草种子外皮有层胶质,不易吸水,播种前须先用40℃-50℃温水浸泡3天左右,并经常换水,使种子充分吸胀。然后按行距20-30厘米深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覆土3厘米,稍加压实、浇水,上面盖以草帘保持湿润,发芽后立即去掉。每亩用种子2.5公斤左右。甘草的种子繁殖能否达到满意效果,播种前后必须注意:一是做好深耕整地,蓄水保墒,扩大根系活动的空间。二是适时早播、抢墒播种或早播等雨,及时利用土壤水分,促进生根发芽,增长生长时间。三是施足基肥,利于日后加速幼苗生长。四是具体操作上严格把握播种深度。这是出苗、保苗的关键。根茎繁殖是选择生长多年,根部不定芽多的植株,于春季或秋季挖出,粗根入药,细根茎剪成15厘米。每节有1-2个芽,边挖边剪边栽。按行距60-100厘米开15厘米深的沟,将剪好的根茎按株距15厘米顺沟平放,覆土压实。
二、田间管理。待苗出齐后,过密可间苗。整个生长期,应注意松土除草。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肥1-2次。
三、病虫害防治。1、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和锈病,多在5-8月发生,可用0.3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2、虫害:主要是红蜘蛛,可用1∶2000的乐果乳剂喷洒,地老虎可采用毒饵诱杀。
四、采收加工。甘草生长年限较长,采收时间可根据各地气候条件、生长和管理情况而定。一般用种子繁殖的3-4年采收,根茎繁殖的2-3年采收。采收一般在春、秋季进行,芒种甘草苗出土前或白露地上茎叶枯萎后,均可采挖。由于采挖时间不同在质量上也有差异,秋季采挖的质坚、体重、粉质足、质量好。采挖时,将根全部挖出,去掉泥沙(忌用水洗泡),趁鲜加工。先从主根上切去支根、须根,再把上部的疙瘩刮掉,按根条粗细长短,分成大、中、小等级进行晾晒。晒时要防雨,以免受潮发霉变质。晒至半干,捆成小把,继续晒到全干即可。
1、选地、整地:栽培甘草应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的砂壤土,耕翻30厘米左右即可。目前多实行平作,极少作高床;为排水良好及灌溉,也可将地整成小畦,施入基肥。整地最好是秋翻,春翻必须保墒,否则影响出苗、保苗。
2、繁殖方式:生产上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以根茎繁殖。
(1)种子繁殖:播种前用60℃温水浸泡数小时,用碎玻璃渣与种子等量混合研磨半小时,也可用浓硫酸(浓硫酸:水为1:1.5)浸种约1小时即可。春播在3~4月,秋播在8~9月。条播按行距50厘米开浅沟,沟深3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然后覆土。穴播者按穴距10-15厘米开穴,每穴播种3~5粒,每亩用种量2~3千克。播后保持土壤湿润,可在苗床上盖草,土层干旱时要浇水,播后两三周出苗。
(2)根茎繁殖:在春、秋季,挖出根茎,截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每段应有芽1-2个,埋到地下,深度根据土壤湿度约20厘米左右。
(3)分株繁殖:在甘草老株旁能自行萌发出很多新株,在春季或秋季挖出栽植。
3、田间管理
(1)灌水:应视土壤类型及盐碱度而定:砂性无盐碱或微盐碱土壤,播后可灌水;土壤黏重或盐碱较重,应播前灌水,抢墒播种,播后不灌水,以免土壤板结和盐碱度上升。人工栽培甘草的关键是保苗,一般植株长成后不进行浇水。
(2)中耕除草:一般在出苗的当年进行中耕除草,从第二年起甘草根分蘖,杂草很难与之竞争.不需要中耕除草。
(3)施肥:播前要施足底肥,以厩肥为好。每年生长期可于早春追施磷肥,甘草根具根瘤,有固氮作用,一般不缺氮素。
(来源:吉林农网)
上一篇: 小麦热害有什么特点
下一篇: 糯玉米栽培技术人工辅助授粉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