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出苗期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小麦

小麦出苗期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小麦苗期管理目的

  小麦从出苗至拔节为苗期。小麦在苗期的生育特点是出叶、长蘖、发根,并开始幼穗分化。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这是决定穗数的时期。因此,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匀的基础上,力争壮苗早发,促根增蘖,为中期稳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麦苗期如何管理?


  二、小麦苗期补苗

  由于各种原因,小麦出苗常有缺窝、断垄或稀密不匀现象,为了确保苗全苗匀苗齐,小麦播种后,要及时到地里查看墒情和出苗情况,对于有缺苗断垄地块,要在3叶前进行补种,补种时间越早越好。具体补种方法是:应先将种子在温水中浸种5-6个小时,促种子吸足水分,然后开沟点种浇水。要注意补种原品种种子,防止品种混杂。补苗地块可于小麦三叶期后疏密补缺,进行移栽,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节”为宜。补苗后踏实浇水,并适当补肥,促早发赶齐,确保苗全。

  传统栽培条件下亩基本苗一般为20万~30万,苗量过大,麦苗相互争水、争肥、争光严重,麦苗素质较差。小麦精播、半精播栽培亩基本苗5万~12万,单株麦苗的营养条件和安全生存空间都大大改善,有利于培育壮苗,从而为高产打下基础。

小麦苗期如何管理?


  三、小麦苗期施肥

  在一般情况下,麦苗在3叶期前后胚乳养分即已耗尽,完全由异养转为自养,同时,从第4叶起进入分蘖阶段,次生根大量发生,幼穗同时分化,因此,早施苗肥可以培育壮苗,增加低位分蘖,促进幼穗分化。对于迟播小麦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高产栽培时还应根据苗情,及时追施分蘖肥,使群体结构合理,制造和积累丰富的有机物质,为壮秆大穗奠定基础,在寒冷地区还能提高麦苗的抗寒能力。

  小麦苗肥及分蘖肥用量,应考虑土壤肥力、基肥种类和数量、苗情指标等而定,一般占总用肥量的1/4左右,以人畜粪水、速效氮肥为主,并配合适量磷肥。

  对基肥不足的田块,应及时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0公斤或碳铵20-25公斤、氯化钾5公斤。注意灌水抗旱,促麦苗生长。结合施肥采用沟灌的方式,水灌到沟深的三分之二处,让水渗透浸润土壤,防止漫灌和田间长时间积水。

播前拌种是较好的防治措施,具体的使用方法为4克福戈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水30~50毫升拌1亩地玉米种子,晾干后播种即可。同时对早期的甜菜夜蛾、蓟马也有一定的兼防作用,壮苗效果明显。


喷洒封闭性除草剂,预防草害。


查苗补缺,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旺长,防治病虫害。


喷除草剂,封闭地面,预防草害。


出苗期秧苗比较弱,没有特殊情况不用采取什么措施。一般苗前或是苗后3-5叶期。


小麦的期田期管理措施1.1注意小麦苗间密度,用肥养苗在小麦苗期,要保证小麦田间距离均匀,有利于小麦的后续发展,这种情况就需要小麦苗出苗以后就需要逐田排查,对于那些出苗率不高或者密度过大的田块要尤为注意。小麦期田期需注意的指标2.1小麦的苗情状况在小麦苗生长的周期里,要时刻注意小麦苗的生长情况,者包括很多部分,有生长麦苗的颜色,品性,麦苗的营养状态是否达到相应标准等,发现不符合常规的生长状况要及时寻找解决。


小麦在出苗期间加强田间除草和水分管理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