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营政策与管理 > 为什么要进行财产清查? 农业经营政策与管理

为什么要进行财产清查?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财产清查是检查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正常与否的有效保证   会计以凭证形式输入资金运动发出的初始信息,经过确认、分类、记录、整理和汇总,最后以财务报表为载体输出供决策之用的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中,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最为重要。   为避免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主客观因素干扰而失真,复式簿记系统本身就有一定的内部控制机制发挥前馈控制作用。为了进一步核实日常核算信息(主要是簿记信息)是否如实反映情况,在编制财务报表前还要进行财产清查。   如总分类账与总分类账间要遵循复式记账原理进行复式记账,结果凡是各账户借贷两方面的金额都应保持发生额合计和余额合计的平衡;总分类账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间要实行平行登记原则,结果是同一项经济业务的数据通过两个通道传输和记录,以便于相互核对等。   通过财产清查,可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实际结存数,并与账簿记录相核对,以发现记账中的错误,确定账实是否相符。若不相符,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并按规定的手续及时调整账面数字,直至账实相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根据账簿信息编制的财务报表真实可靠,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财产清查是检查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否有效的控制措施   建立合适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特别是其中的内部牵制制度的目的之一是健全财产物资的管理制度,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提高经营效率。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否执行、有效与否,又可通过财产清查这一方法来检查。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情况,如是否完整,有无毁损、变质、被非法挪用、贪污、盗窃等;还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储备和利用情况,如有无储备不足,有无超储、积压、呆滞现象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堵塞漏洞,加强管理,建立建全有关内部牵制制度。   3.财产清查可促进资金加速周转   通过财产清查,特别是对债权债务的清查,可以促进其及时结算,及时发现坏账并予以处理。同时,可以及时发现企业财产物资超储积压、占用不合理等情况,以尽早采取措施利用或处理,促进企业合理占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

企业财产物资的账簿记录和实物管理之间往往由于记账错误、管理漏洞、自然损耗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账实不符。具体地说导致账实不符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登记财产物资账时,发生漏记、重记、串记和计算错误等;2)收发财产物资时,因计量、检验不准确造成品种、数量或质量上的差错;3)收发财产物资时,因手续不完备或工作粗心,发生错收、错发或串发;4)财产物资保管过程中,发生干耗、销蚀等自然损耗或潮湿等自然升溢;5)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作人员失职而发生的财产物资损坏、变质或短缺;6)因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等非法行为或自然灾害等非常事故所引起的财产物资损失等。因此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每届会计期末,特别是年终,必须对各项财产物资和现金进行盘点和核对,使账簿上所反映的各项财产物资的结存数与实际结存数相一致,也就是要做到账实相符。此外,根据管理上的需要,企业有时还可能要进行不定期的财产清查。

(1)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2)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3)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速资金周转。(4)保证财经纪律和岗位责任制的贯彻执行。(5)防止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