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的种植,不但提高了小麦的单产,而且又改善了面粉的品质,是一种替代春小麦栽培的好作物。
一、种植形式
1.清种。河滩地和非河滩地均可种植,冬麦平作、开沟播种。灌水地块种植水浇冬麦,产量高、效益好。
2.间种。实行米麦间种,大垄双行,2.2种植。玉米垄距80厘米,播2行玉米,行距40厘米,增株缩距。冬小麦两垄合一垄,开沟平播,小麦行距15厘米。
3.复种。在有灌水条件的地块可采取麦、稻、菜复种。上茬小麦,下茬水稻,来年种菜,收获后再播种冬小麦,二年三熟。没有灌水条件的地块可采用麦粱、麦菜、麦饲复种,效益可观。
4.冬麦覆膜。利用冬麦覆膜机做畦、覆膜、施肥、播种一体化,畦作点播一次结束,省工省力效果好,既增温保墒,又大大提高了冬麦的越冬返青率,播种量以每点10粒左右为宜。
二、整地
为了种好冬小麦,在9月15日前需要整地结束。要求地面平整,大不平小平,地面无坷垃,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冬小麦生育期间无局部积水,耕翻深度一致,蓄水保墒。翻地前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立方米,以提高地力。有灌水条件的地块,整地要求地面高度差不超过3.3厘米,以利于灌水均匀一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作畦栽培,畦宽120厘米,畦高10厘米。
三、播种施肥
9月15日至25日是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亩播量75至10公斤,垄播行距60厘米、播幅30厘米。畦播,每畦播8行,行距15厘米。机械平播行距15厘米,开沟播种沟深6至7厘米。随种亩施三元素复合肥或二铵10至15公斤,覆土厚度5厘米,播后镇压。
四、田间管理
冬小麦在越冬前有1个半月的生长期。在越冬前长到6至7片叶,有3至4个分蘖为最佳,防止冬小麦在冬前拔节,降低抗寒力。冬前镇压一次,有灌水条件的地块灌一次封冻水,越冬期间要防止牲畜践踏。返青期及时镇压,提高越冬返青率,有积水的地块要及时排水。返青后追施返青肥每亩追尿素10公斤,有灌水条件的地块可灌一次返青水,在冬小麦长到4至6片叶时,要及时喷施2,4-D丁酯防除杂草,每亩用药75克。如草荒严重可增加药量至100克或125克,拔节后视早情及时灌水,并补施尿素每亩10公斤,如无降雨或灌水条件,可用硫铵代替,亩施15至20公斤,争取亩成穗45万至50万穗。在6月中旬注意调查蚜虫虫口密度,及时防治小麦蚜虫,在6月下旬及时防治小麦粘虫,用敌敌畏防治。
五、及时收获
适合我地区栽培的冬麦品种一般都在6月25日至7月7日成熟,个别品种由于籽粒外颖包裹松散,收获晚容易造成自然落粒,蜡熟期选隋朗天气及时收割脱粒入库,以减少损失。
一、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抗旱、抗寒、丰产性好的优良品,南疆以新冬20号、新冬22号、邯郸5316等为主;北疆以新冬18号、新冬22号、伊农18号等为主。
二、播前准备
1、灌足底墒水
整地前灌足灌匀底墒水,每亩灌量70-80m3。不漏灌,保证全田墒度均匀。
2、施足底肥
整地前亩施纯氮6-8kg,纯磷(P2O5)10kg作底肥,施于土层10cm以下。
3、提高整地质量
茬地、休闲地、绿肥地要深耕,深度20cm以上,秋翻地用旋耕机整地即可,深度10cm以上。不漏犁,耙耱精细,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使土壤处于“上虚下实”的待播状态。
4、药剂拌种
为防治黑穗病、锈病、白粉病等病害,选用适合当地的药剂进行拌种或闷种。
三、播种
1、适期播种
2、播量
每亩播量16-18kg。“干播湿出”、播期略晚、整地质量和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应适当加大播量。晚播麦每推迟1天亩增加播量0.5kg.
3、播种方式及深度
以15cm等行距条播和宽窄行(宽行20cm,窄行10cm)条播。在土地坡降比较大的田块,采取四沟六行或六沟四行沟植沟播方式。土地较平整的采用小畦播,畦宽根据土地条件采用90cm、120cm、180cm等均可。播种深度:3-5cm。
4、带肥下种
磷酸二铵5-7kg/亩,种肥分箱。
5、镇压
播种后根据墒情适当镇压。
四、冬前管理
1、查苗补种
播种后3天之内,应挖好毛渠。格田灌溉区,则应及时扶好田埂。及时查苗补种,补种时须用浸水一昼夜的种子,以缩小田间苗龄差距。
2、冬灌
在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3℃,当麦田土壤含水量降到15%以下时,应及时冬灌,每亩灌水量60-80m3/亩。
3、禁止麦田放牧
五、春季管理
1、耙地保墒
小麦返青期前后,根据土壤种类、墒情、苗情区别对待,及时耙地,增温保墒。
2、返青期追肥灌水
视苗情长势、土壤墒情、肥力状况灵活掌握追肥灌水时间。灌水前5-7天施尿素10-15kg/亩。
3、杂草防除工作
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切实做好化除工作。(尤其要注意安全用药,以免产生药害。)在防除小麦田间阔叶草时要注意周边双子叶作物的安全用杜邦巨星、二甲四氯(间作田不能使用)、麦喜等除草剂;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以野燕麦、看麦娘、稗草、狗尾草等为重点,用骠马、野燕枯、金马和彪虎等除草剂在杂草一叶至拔节初期兑水喷施等。
4、重施拔节肥、灌匀、灌透拔节水
壮苗追施尿素12-15kg/亩,弱苗重施拔节肥18-20kg/亩,旺长苗适当推迟追肥时间,追肥10kg/亩。灌水量为70—80m3/亩。
5、化控防倒伏
高产田在小麦起身期前后进行化控,控制植株过旺生长,防止后期倒伏。
6、加强受旱麦田的管理
受旱麦田要早浇水、早追拔节肥,喷施叶面肥,加快苗情转化升级。根据土壤墒情,灌水可适当提前,防止“卡脖旱”。特别是第一水浇水较早的三类麦田失墒严重,应提前浇第二水,力争实现合理的群体结构。
一、播前准备?xml:namespace>
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耕性良好、便于排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
2、灌足底墒水:要求灌匀灌透,不冲不漏,每亩灌量不少于80~100立方米。
3、施基肥:底肥在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4000公斤的基础上,每亩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翻地前均匀撒于地面,结合翻地施入。
4、播前整地:灌底墒水后,适耕状态耕后耙耱,做到地边整齐,土地平整,土地松碎,上虚下实,田间清洁,墒度适合。
二、抓好播种质量:
1、选用良种:选用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单株生产力好、矮杆及抗倒、抗病、成熟较早、株型紧凑的优良品种。如新冬20号、新冬22号、唐山6898等。
2、适期早播:冬小麦适宜播期为
3、播种量:亩播量17-19公斤。
4、带肥下种:每亩施种肥磷酸二铵5公斤。没有施基肥的地块,每亩施种肥磷酸二铵10-15公斤。
5、提高播种质量:要求做到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接茬准确、深浅一致(4-5厘米)、覆土良好、镇压确实。
三、田间管理:
(一)冬前管理:
1、查苗补种。
2、适时冬灌:及时灌好越冬水,浇水前追施尿素7~10公斤,冬灌时间以平均气温降到4-5度(11月初)为宜,一般亩灌水60-80立方米。
3、及时覆土:通过覆土可以达到保墒、提高地温、防冻、促进来年麦苗早发的目的。覆土时间为12月15-30日。
(二)中后期管理:
1、及时春耙:冬麦返青后坚持适墒进行。耙地深度3~5厘米,盐碱地连续耙地2-3次,耙地时间3月初为宜。
2、水肥管理:冬小麦3月下旬返青后灌第一水,同时亩施尿素20公斤,或亩施尿素10公斤。一水7-10天后浇第二水。后期抽穗、扬花、灌浆三个时期保证供水,冬麦灌浆时避免灌水后大风天气造成倒伏。冬麦后期如有缺肥表现,结合抽穗、扬花期的浇水,每亩追施尿素7-10公斤。
3、化学除草:4月上中旬,每亩用二甲四氯150~200毫升除草。喷药时要注意风向和使用专用的喷雾器。
4、化学调控:对旺长麦田,为防止小麦倒伏,在拔节前每亩施用矮壮素100-150克,过旺的麦田在第一次喷施后7-10天再喷施第二次。
5、预防干热风:在扬花灌浆期,喷浓度为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公斤),每亩喷施50公斤,应早晚喷施。
6、及时防治病虫害:小麦中后期病虫害主要有小麦锈病、蚜虫、黑穗病、皮蓟马、麦杆蝇等。
7、收获:最佳收获期是蜡熟末期。机械收获要一条龙作业,保证质量。无漏割,无破碎,脱粒净,损失率不超过5%。
上一篇: 如何提高无公害栽培洋葱的产量?
下一篇: 石韦的用药宜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