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冬季蛋鸡饲养应注意啥问题?

冬季蛋鸡饲养应注意啥问题?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 抵御严寒

蛋鸡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是 16~18℃。温度在16~24℃时,蛋鸡有较高的产蛋率。当棚温低于 5℃时,产蛋率下降,低于 0℃时产蛋显著减少,低于10℃时停产, 同时还会增加饲料的消耗量。因此, 适宜的棚温是提高母鸡冬天产蛋率的关键。具体措施是将墙壁、 门窗等封严, 以便保证鸡舍内的温度。

2 补充光照和加强通风换气

光照对蛋鸡的性成熟, 排卵、 产蛋有决定性的促进作用, 每天需药光照 16 小时。冬季自然光照短于12 小时, 需人工补光, 方法是在鸡舍内加挂 40 瓦灯泡, 灯离地 2 米, 灯与灯之间 3 米左右, 保持灯泡清洁, 否则影响光照强度。另外, 凌晨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候,此时的低温对处于睡眠状态的鸡所造成的冷刺激最严重。早晨 4 点开灯喂料可以使鸡群在温度最低的时候开始活动和采食,增加机体产热量以提高其抵御寒冷的能力,缓解冷刺激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补充光照要固定时间, 一般情况下早晨 4点开灯, 晚上 8 点即可关灯。鸡舍通风换气的效果能直接影响舍内温度、 湿度及各种有害物质的浓度。一般的养鸡户多采用高密度饲养,且只注意鸡舍的防寒保暖而忽视了通风换气, 鸡舍密闭较严, 致使鸡舍内有害气体氨、 硫化氢、 二氧化碳增多。这些有害气体对鸡群可诱发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 鼻炎, 大肠杆菌病等疾病。因此, 要定期进行通风换气, 以排出舍内的有害气体,还要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消毒药要交替进行使用, 以防止各种病毒、 细菌的传播。

3 注意饮水卫生和提高能量控给

冬季气温低, 造成水温低, 蛋鸡饮水量降低, 可能会降低产蛋量。水是蛋鸡生长发育、 产蛋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参与机体的整个代谢过程, 蛋鸡的饮水量与气温高低、 饲料的种类有关。一般来说, 喂干料时鸡的饮水量约为采食量的 2 倍,在冬季要喂干料, 供给清洁卫生、 水质良好的温水, 忌剩水、 冷水、 冰渣水, 并且每天还要清洗饮水器, 保证水质良好, 创造高产的饮水条件, 这样可保持鸡只体热, 防止胃肠受寒生病。冬季蛋鸡的热能消耗大, 为保持高产稳产, 要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 多添加些能量高的饲料, 如油脂, 玉米, 豆波, 棉饼等。增加动物性原料的比例, 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 增加玉米、 稻谷等能量饲料的比例, 增加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D, 全面满足蛋鸡对蛋白质、 矿物质、 维生素等的需要, 保证冬季蛋鸡饲料中含代谢能量、 养殖户在使用厂家饲料时,应注意以上成分含量。并且还要多使用几个配方, 改变饲料比例, 增加鸡群的营养, 提高鸡群的能量, 建议最好采用合理的全价料, 在适当添加些能量饲料,以保障鸡群的健康营养和较高的产蛋水平。

4 减少应激, 加强防疫工作

各种应激反应都会造成鸡产蛋量下降或停产,因此要保持鸡舍内外及周围环境安静。饲养人员要穿着固定的工作服, 严禁穿着红色衣服进入鸡舍, 工作时动作要轻缓, 严禁外界人员和车辆进入鸡舍。要堵塞鸡舍及鸡场内外的鼠洞,定期在鸡舍及鸡场内外投放鼠药以消灭老鼠, 要防止犬、 猫、 鼠等进入鸡舍惊吓鸡群, 冬季正值元旦、 春节、 元宵节等佳节之际, 严禁在鸡舍附近燃放烟花爆竹、 敲锣打鼓、 高声播放音响、 鸣笛等, 以防鸡受惊吓而影响产蛋。如有应激因素存在时, 可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 对由于应激反应造成的产蛋量下降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在寒冷的冬季,除了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外,还要按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并按程序有条不紊的免疫, 使产蛋鸡获得较强的抵抗力。冬季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和慢性呼吸道病等,对于这些疾病必须按时做好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投药工作, 以防止疾病在鸡群内的扩散。

5 调整鸡群

200 日龄左右, 观察鸡群, 鸡冠萎缩, 耻骨收缩,羽毛紧收, 腿部皮肤发干, 胸肌薄而腹部下垂的鸡只要淘汰。这样可以节省饲料而提高产蛋率, 防止其他疾病的传播, 减少投药次数, 节省养鸡成本, 增加养殖户的收益。

1 抵御严寒
蛋鸡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是 16~18℃。温度在16~24℃时,蛋鸡有较高的产蛋率。当棚温低于 5℃时,产蛋率下降,低于 0℃时产蛋显著减少,低于10℃时停产, 同时还会增加饲料的消耗量。因此, 适宜的棚温是提高母鸡冬天产蛋率的关键。具体措施是将墙壁、 门窗等封严, 以便保证鸡舍内的温度。
2 补充光照和加强通风换气
光照对蛋鸡的性成熟, 排卵、 产蛋有决定性的促进作用, 每天需药光照 16 小时。冬季自然光照短于12 小时, 需人工补光, 方法是在鸡舍内加挂 40 瓦灯泡, 灯离地 2 米, 灯与灯之间 3 米左右, 保持灯泡清洁, 否则影响光照强度。另外, 凌晨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候,此时的低温对处于睡眠状态的鸡所造成的冷刺激最严重。早晨 4 点开灯喂料可以使鸡群在温度最低的时候开始活动和采食,增加机体产热量以提高其抵御寒冷的能力,缓解冷刺激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补充光照要固定时间, 一般情况下早晨 4点开灯, 晚上 8 点即可关灯。鸡舍通风换气的效果能直接影响舍内温度、 湿度及各种有害物质的浓度。一般的养鸡户多采用高密度饲养,且只注意鸡舍的防寒保暖而忽视了通风换气, 鸡舍密闭较严, 致使鸡舍内有害气体氨、 硫化氢、 二氧化碳增多。这些有害气体对鸡群可诱发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 鼻炎, 大肠杆菌病等疾病。因此, 要定期进行通风换气, 以排出舍内的有害气体,还要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消毒药要交替进行使用, 以防止各种病毒、 细菌的传播。
3 注意饮水卫生和提高能量控给
冬季气温低, 造成水温低, 蛋鸡饮水量降低, 可能会降低产蛋量。水是蛋鸡生长发育、 产蛋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参与机体的整个代谢过程, 蛋鸡的饮水量与气温高低、 饲料的种类有关。一般来说, 喂干料时鸡的饮水量约为采食量的 2 倍,在冬季要喂干料, 供给清洁卫生、 水质良好的温水, 忌剩水、 冷水、 冰渣水, 并且每天还要清洗饮水器, 保证水质良好, 创造高产的饮水条件, 这样可保持鸡只体热, 防止胃肠受寒生病。冬季蛋鸡的热能消耗大, 为保持高产稳产, 要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 多添加些能量高的饲料, 如油脂, 玉米, 豆波, 棉饼等。增加动物性原料的比例, 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 增加玉米、 稻谷等能量饲料的比例, 增加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D, 全面满足蛋鸡对蛋白质、 矿物质、 维生素等的需要, 保证冬季蛋鸡饲料中含代谢能量、 养殖户在使用厂家饲料时,应注意以上成分含量。并且还要多使用几个配方, 改变饲料比例, 增加鸡群的营养, 提高鸡群的能量, 建议最好采用合理的全价料, 在适当添加些能量饲料,以保障鸡群的健康营养和较高的产蛋水平。
4 减少应激, 加强防疫工作
各种应激反应都会造成鸡产蛋量下降或停产,因此要保持鸡舍内外及周围环境安静。饲养人员要穿着固定的工作服, 严禁穿着红色衣服进入鸡舍, 工作时动作要轻缓, 严禁外界人员和车辆进入鸡舍。

一、防寒保暖。冬季气候寒冷多变,给养鸡生产带来许多不便,特别是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在一般情况下,可采取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并闭门窗,加挂草帘、饮用温水和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温,使鸡舍温度最低维持在3℃-5℃之间。

二、适度通风。冬季由于气温较低,鸡舍门窗关闭较严,通风量减少,但鸡排出的废气和鸡粪发酵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却依然存在,易诱发鸡的呼吸道等疾病。因此,要切实处理好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应开窗通风,使舍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

三、减少潮湿。冬季鸡舍内通风量小,水分蒸发量减少,加之舍内的热空气接触到冰冷的屋顶和墙壁会凝结成大量水珠,造成鸡舍内过度潮湿,给细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一定要强化管理,注意保持鸡舍内的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严禁向舍内地面泼水等。

四、定期消毒。消毒工作应贯穿养鸡的全过程。冬季气温较低,细菌的活动频率下降。但冬季气候寒冷,鸡的抵抗力普遍减弱。若忽视消毒,极易导致疾病暴发流行。

五、补充光照。冬季夜长昼短,蛋鸡由于光照不足会引起产蛋率下降。为了克服这一自然缺陷,可采用人工补充光照的方式进行弥补。在一般情况下,每天光照的总时间不应低于14个小时,也不能超过17个小时。例如,白天的自然光照为12个小时,每天就需要人工补充光照2-5个小时。

六、增加能量。鸡靠吃进体内的饲料获得热能来维持体温,外界的气温越低,鸡作用于御寒的热能的消耗就越多。据测定,冬季鸡的饲料消耗量比其他季节增加l0%。因此,在冬季鸡的饲料中必须保证能量充足,除保证蛋白质的一定比例外,应适当增加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高能饲料,以满足鸡的生理和生产需要。

七、增强体质。冬季鸡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别注意搞好防疫防病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接种。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定期投喂一些预防性药物,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