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骨鱼苗种培育技术
一、 亲本的选择:
6月3日,挑选了20组,能进行自然繁殖的亲鱼,进行自然产卵,自然受精,获受精卵20万粒,由于是精心培育的亲本,亲本营养充足,催产率较好。选择时,挑选了一些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鱼作为亲鱼,雌鱼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雄鱼的精液成乳白色的粘稠状,入水即散,选择了45组,而且头部有白色的珠星,用手摸有粗糙感,雌鱼无珠星,手摸光滑,雌雄的比例为4—5:1。雌体重0.5公斤/尾,雄0.3公斤/尾,亲本放入暂养池,全天24小时给予微流水刺激,一天后,注射催产药物,12小时后,进行人工受精,受精卵记数后放入孵化桶进行孵化。
二、苗种培育
(一)培育池准备
1、培育池为统一规格的正方形水泥砖墙池,面积210平方米,水深1.2~1.5米,砂砾底质,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出水口装有牢固的防逃栅。
2、鱼苗入池前用生石灰进行严格消毒,2~3天后注水50~70厘米,灌水时用60目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和敌害生物随水入池。
(二)适口饵料培育
每口培育池施腐熟有机肥50千克。施肥的时间必须根据水温和鱼苗入池的期限而定。水温 20~22℃时,鱼苗入池前70~80小时施肥,22~24℃时,入池前50~70 小时施肥,24℃以上时,入池前2天施肥。
(三)鱼苗培育
1、有机花鱼骨入池的时间以混合营养期为好,此时既可吸收卵黄营养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消耗,还可摄食藻类、原生动物、轮虫等生物饵料,成活率较高。鱼苗适宜放养密度为400~450尾/平方米。
2、鱼苗刚下塘时,每天泼洒2次豆浆,5天后水质开始变肥,及时加注新水10~15厘米。以后每隔2~5天加水1次。饲养15天时在池边定点投喂适量豆饼糊,并在豆饼糊中搭配少量甲鱼饲料,以保障鱼苗生长的营养需要。
3、鱼苗经过20~25天的饲养,体重增加200余倍后,应及时分池养殖,进入夏花鱼种培育阶段。
(四)鱼种培育
1、鱼种池注水1.5~1.8米,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300千克、尿素15千克、磷肥30~40 千克,培育枝角类、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土质肥沃的老鱼池,施肥量减少30%~ 50%。
2、鱼种放养时用3%的盐水浸泡3~5分钟,杀灭病原体,防止鱼种在拉网、运输过程中受伤后染病。
3、放养密度,当年养成商品鱼的,每亩放养量1.2 ~1.5万尾,经过4~5周的强化培育,即可转人成鱼养殖;如养成冬片鱼种的,每亩放养3 ~4万尾,饲养一段时间后再分池。
4、鱼种放养后,每2天施1次肥,每次施腐熟有机肥45~65 千克,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 40厘米。
5、放养初期配合饲料的比例为:鱼粉15%、豆饼40%、莱饼30%、小麦粉15%和适量的无机盐、维生素,6~8周后饲料配比可改为:鱼粉5%、豆饼粉50%、莱饼25%、小麦粉20%和适量的无机盐、维生素。每日投喂以1.0~1.5 小时吃完为限。
上一篇: 如何科学选择再生稻品种?
下一篇: 葡萄烂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