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 大葱干尖如何防治?

大葱干尖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种是生理性病害。主要原因是由于:1.土壤湿度过大。土壤一直处于湿润状态,造成了涝害,使根系部分窒息死亡,地上部就出现了叶片发黄的现象;2.空气湿度过。大葱叶的表面有一层蜡质,具有保护水分散失的作用,蒸腾作用较小,连阴雨天较多,空气湿度较大,抑制了蒸腾作用。根系的吸收作用减少,长期的缺乏肥料元素也会造成叶片发黄。   

另一种是病理性病害,为疫病所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生,阴天降雨,湿度过大是造成大葱疫病的主要原因。发病初期病斑呈暗绿色,水浸状,扩大后为灰白色病斑,周缘不明显,叶片枯萎,发病严重时,田间一片枯白。   防治方法:   1.在定植前深耕土壤加强土壤渗水性,定植后根外追肥补充营养不足,降低生理性病害发生。   2.喷施甲霜灵锰锌或霜脲锰锌等霜霉疫病药物加叶面肥和有机硅,防治由霜霉引起的干尖病害。

  大葱干尖分“青干”和“白干”两种病症,其发病原因不同,让葱农分辨不清,造成大葱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直接影响菜农的经济效益。分清病理,对症下药,及早防治。
“白干”为疫病危害所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生,遇阴天降雨发病重,是当前造成大葱干尖的最主要原因。发病初期病斑呈暗绿色,扩大后为灰白色病斑,叶片枯萎,严重时,田间一片枯白
“青干”为灰霉病危害所致,在夜间温度低、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病重。发病初期呈有圆形或椭圆形白色斑点,从叶尖向下发展,逐渐连成片状,使葱叶卷曲枯死。
还有就是缺素导致的干尖 缺钙 新叶干枯 缺镁老叶干枯。
其他原因:高温 低温 种蝇危害 涝害等生理性干尖。
做好栽培管理的同时结合药剂防治。
防治方案一 菲格+灰灭+绿大生+施好美。
防治方案二靓品+美灿+保利特+叶尓沃

大葱干尖是大葱优质高产的一大障碍,常造成大葱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直接影响菜农的经济效益。近日有农户询问大葱干尖的问题,造成干尖的原因有很多,而了解造成大葱干尖的原因,采取针对性防治对策十分重要。大葱干尖分生理性干尖和病理性干尖两种,而后者中的“青干”和“白干”时常让葱农分辨不清,从而难以对症下药,导致错过最佳防治时机。下面详细介绍如何区别“青干”和“白干”.
  “青干”为灰霉病危害所致。该病在夜间温度低、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病重。该病初发期叶片上有白色斑点,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3毫米,从叶尖向下发展,逐渐连成片状,使葱叶卷曲枯死。防治药剂可选用扑海因、速克灵、烟酰胺等,大葱根腐病如何进行预防喷药时要添加有机硅助剂,以提高防效。
  “白干”为疫病危害所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生,遇阴天降雨发病重,也是当前造成大葱干尖的最主要原因。发病初期病斑呈暗绿色,水浸状,扩大后为灰白色病斑,边缘不明显,叶片枯萎。发病严重时,田间一片枯白。防治药剂可选用普力克、甲霜灵锰锌等。但要注意,因葱叶表面有一层蜡质,喷药时要注意添加有机硅助剂等,以提高药剂的黏着性。

1)农业措施。①选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选种应在无病地块进行;种子消毒方法是用50℃温水浸种30min捞出,再放人冷水中冷却后,捞出催芽播种。②实行轮作倒茬。与非百合科蔬菜实行2a以上轮作,深翻土壤。③合理栽培。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采用高畦或半高畦栽培,合理密植;选晴天早上浇水,雨后及时排水,保护地大葱尽量采用滴灌或地膜下浇暗水;多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每亩4000kg,并增施磷、钾肥。④加强通风、透光及做好增温、保温工作。保护地栽培的大葱要注意放风排湿,特别是在浇水以后,加强通风,可降低棚内湿度,不利病害的发生;外界温度低时,要做好增温、保温工作,减少棚内昼、夜温差,控制叶面结露,可减轻发病。⑤田间清洁。对病叶、病残体及时清除,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可减少病菌蔓延。  2)物理方法。有条件的地区可使用无滴膜或紫外线阻断膜,以降低发病。  3)化学防治。①烟熏。保护地大葱,灰霉病发病前或初期每亩用20%乙烯菌核利FU200g或15%腐霉利FU(速克灵)200~250g,霜霉病发病前期用20%百菌清FU250g,发病初期用15%霜脲·锰锌FU(克露)250g,于傍晚进行烟熏防治,每亩分放4~5点,用火点燃,冒烟后密闭烟熏,隔7d熏1次,连熏2~3次。②粉尘。保护地大葱,灰霉病发病初期每亩用5%乙霉威DP1kg,霜霉病发病前期用5%百菌清DP1.5~2kg,发病初期用5%恶霜锰锌FU(杀毒矾)1.5~2kg,于早上或傍晚进行防治均可。方法是用喷粉器喷,喷头向上(不能直接对准葱喷),喷大葱上面空间,让粉尘飘落在葱上。③喷雾。灰霉病发病初期立即用药防治,可用50%异菌脲WP(扑海因)1000~1500倍液或50%腐霉利WP(速克灵,下同)1500倍液喷雾防治。后期可用50%腐霉利WP1500倍液+%甲基硫菌灵WP(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防治。霜霉病发病初期用40%乙磷铝WP400倍液,发病后期可采用72.2%霜霉威AS(普力克)600~800倍液或72%锰锌·霜脲WP(克露)600~800倍液、40%乙磷铝WP+64%杀毒矾WP400~600倍液喷雾防治。喷雾防治须注意,要选晴天进行,并要交替及混合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保护地大葱,喷药后结合放风,降低湿度。

酸性土壤引起干尖 中性土壤适于大葱的生长,以pH值7~7.4最适宜。当有机肥施用较少,大量施用硫酸铵、过磷酸钙时会使土壤酸化,引起葱叶细弱,外叶枯黄。防治对策:每亩施用足够的腐熟有机肥并施150公斤氧化钙。

  干旱引起干尖 葱的生产过程中土壤干旱,植株缺水易引起干尖。防治对策:根据葱的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不同需求,适时、适量浇水。苗期适当控水,不干不浇,15~20天浇1次小水;营养生长期结合追肥、培土及时浇水,保证水分供应充足,使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80%;收获前10~15天控制浇水,使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0%~70%

  微量元素缺乏引起干尖 缺钙心叶尖黄化,生理受阻,缺镁外叶尖黄化。防治对策:可根外追施补足,如用0.1%~0.3%硝酸钙、0.1%氯化镁喷雾。

  高温和冻害引起的干尖 葱的生长温度范围是7℃~35℃,超过35℃时叶尖干枯,低于7℃首先叶尖受低温冷害后,叶尖变白。防治对策:对于露地栽培的大葱注意浇水降温;棚室栽培的加强放风,防止出现30℃以上的高温,加强保温,使最低气温不低于7℃。

导致大葱干叶尖的原因较多,有生理性原因也有病理性原因。 生理性干叶尖往往与高温强光照有关。当叶尖部位在高温强光照的烘烤下失水,叶尖部位容易白化干枯,但是否与钙的运输受阻有关还没有考据。引起大葱干叶尖的病害主要是霜霉病、疫病和灰霉病,这三种病在引起大葱干尖时的症状十分相似,往往使菜农在防治时无从着手。 发病症状及区别:霜霉病发病时的典型症状是叶片朝地面折伏。疫病引起的干叶尖只是白干枯萎而不易倒伏。而灰霉病在发病初始阶段表现为白点子,葱叶卷曲枯死。湿度大时,灰霉病叶会长出黑色霉状物,而霜霉病和疫病则是白色霉状物。 由病害引起的干叶尖,菜农在无法确定是哪种病害引起时,防治上往往不得法,很容易错过防治的有利时机而造成损失。但只要立足于预防为主,这三种病害是不会形成危害的。具体方法是,当幼葱在移栽以前7天左右,喷施一次阿米西达1500倍或达科宁500倍,在移栽后茎叶旺盛生长期,当遇到高温多雨季节时,再喷施1次阿米西达1500倍,大葱干尖现象将基本不会发生。如果已经错过了防治时机,大田的中心病株出现时,此时又辨别不出是何病引起,就不妨喷施金雷600倍并混加扑海因1000倍液,一般喷治一次即可,当气候恶劣和病情较重时,不妨间隔5-7天再喷一次。当然用烯酰吗啉或霜霉威混速克灵或适乐时也可以。 生理性干叶尖可在中午高温时段,采取喷清水降温的方法,也可以用爱多收6000倍混硼钙叶面肥喷雾,可根据天气情况,酌情喷施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