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棉花 > 如何防治棉花红叶茎枯病 棉花

如何防治棉花红叶茎枯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如何防治棉花红叶茎枯病

一、发病症状  
棉花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一般在棉花蕾期开始显症,在结铃吐絮期发病最重。主要从主茎顶端或果枝的枝梢开始发病,自上而下,自内向外发展。叶片初呈暗绿色,叶肉逐渐由黄色变成暗红色,叶质增厚变脆,皱缩反卷,叶脉仍保持绿色,叶脉间发生黄色斑块,后产生红色斑点,最后全叶变黄或红,叶柄失水干枯,最后脱落。在自然条件下,不同棉田表现不同类型,有黄叶型和红叶型,多两者兼有,同一株叶片也可表现不同的颜色。发病植株矮小,结铃少而小,吐絮早,纤维品质差。  
二、发病原因  
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病较重的原因:一是棉田耕作粗放,土壤板结透气性差,棉根发育不良;二是土壤缺少有机肥,特别是缺乏钾肥;三是偏施氮肥,棉花长势过旺,田间郁蔽,影响对钾元素的吸收;四是田间排灌不畅,长期干旱或雨后长期积水,影响根的生长;五是前期结铃早而多,致后期棉株过早衰败的棉田;六是恶劣的天气条件,长期干旱后突降暴雨引起该病的发生,长期阴雨也能加剧危害。  
三、防治方法  
1、增施钾肥,提高施肥效率。 缺钾是诱发棉花红叶茎枯病的主导因素之一。对土壤潜在性缺钾或施钾较少的棉田,每亩可追施氮化钾或硫酸钾10~15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以满足棉花对钾元素的需求,调整棉田肥料配比结构,提高氮、磷的利用率。  
2、加强管理,增强棉株抗逆能力。 (1)对于旺长棉田,每亩可施用缩节胺2~ 3克 或助壮素8~12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能有效促进其稳长。(2)对于土壤板结的棉田,及时中耕破板通气,增强土壤通透性能。(3)对于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棉田要及时注意疏通灌沟,排除田间积水,促使棉根生长下扎。(4)对地膜覆盖棉,要及时揭去地膜,促使棉根向纵深发展。(5)轻施苗肥,重施花铃肥,并且施肥时要氮、膦、钾配合施用。(6)整枝修棉,保证棉花养分、水分的合理应用,对早发水肥不足的棉田,可以适量摘除早蕾。(7)加强棉花病虫害的防治,保证棉花健壮生长。  
3、喷施叶面肥,改善棉株吸肥环境。 发病前期或初期棉田可采取叶面喷施2%尿素+0.2%磷酸二氢钾+叶面微肥混合液,重点喷施中、上部叶片背面,间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施2~3次,防治效果较好。  
4、抗灾防病。 灾害性天气是此病的主要诱导因子。因此,要完善棉田排灌设施建设,改善排灌条件,做到早能浇、涝能排,保证棉株的正常生长发育。  

1、没有揭除地膜的棉田要尽快揭膜,如土壤板结的棉田要及时中耕,以利于根系下扎。

2、对于未施钾肥或土壤潜在性缺钾的棉田,要结合施花铃肥补施钾肥,每亩追施优质钾肥10~15公斤,既可满足棉花对钾肥的需要,又可提高氮肥、磷肥的利用率。

3、对长势较旺的棉田,应用缩节胺或“影响力”化控,以增强棉花抗逆能力。

4、对已经发病的棉田,只要棉叶尚未枯萎、主茎生长点仍有活力,可叶面喷施营养调节剂,以促进其生长发育。配方是:①500倍的农喜十乐素+ 50倍的精品二氢钾+600倍的蓝色晶典六合一增产素或壮汉液肥等;②500倍的六高牌抗病增产王+ 600倍精品二氢钾+0.1%芸苔素内酯。如果降雨较多、田间湿度大,也叶面喷肥的同时可加入乙蒜素、多菌灵等杀菌剂,在预防叶部斑病的同时也可控制枯、黄萎病。

早年美国有个专家来我时间可是提到了这个病害,他说是low p的原因。缺钾也会表现红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