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甘薯 > 甘薯畸形薯的防治策略? 甘薯

甘薯畸形薯的防治策略?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选用良种,培育无病壮苗。从生产实践中发现品种间抗“裂皮薯”性及抗茎线虫病性差异明显,北京553、郑166-7和豫薯12等品种特别容易形成“裂皮薯”,而在同一地块种植的“宁选1号”(红香蕉,高产早熟型)就没发现“裂皮薯”。因此,首先选用抗“裂皮薯”性的脱毒优良品种如皖薯3号、南薯99(淀粉加工和饲用型)苏薯4号(食用和果脯加工型)和宁选1号(红香蕉,早熟、高产食用型)及“湘薯75-55”、“岩薯5号”、“金山57”、“泉薯10号”等高产抗病良种。推广甘薯脱毒薯块育苗技?,保持品种优良性状,防止品种退化,培育无病壮苗。?xml:namespace>

2. 深耕改土,协调土壤水、肥、气、热之间的关系

甘薯虽然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但最好还是选择表土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土壤肥沃适宜、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和壤土。通过适当深耕,采用粘土渗沙,沙土加泥,改良土壤质地;施好以稻草、小麦、玉米秸杆有机肥为主的包心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保水保肥和抗旱能力,为甘薯生长和块根形成、膨大提供耕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环境。

3.加强水分管理甘薯生长适宜土壤水分指标是以最大持水量6080%为宜,随着分枝结薯和茎叶的盛长,土壤持水量应增加到70%80%;后期持水量保持在60%70%时有利块根快速膨大。持水量小于50%时,影响前期发根长苗和后期块根膨大速度。有一些畸形薯,是由土壤干湿不当所致,有的甘薯块根在膨大过程中出现裂缝,往往是在分枝结薯阶段干旱严重而后才浇水或下雨造成的。所以,在甘薯封垅前分枝结薯阶段要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遇干旱应及时灌溉,减轻土壤干旱影响,降低土温(2224℃最适宜),促进块根形成。灌溉以灌半沟水或跑沟水为宜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温抑制牛蒡根的形成。在分枝结薯阶段要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其余时期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才能避免裂薯。

4.根据甘薯的需肥特性合理的施肥甘薯的一生中钾肥需要量最大,氮肥次之,磷肥最少。氮肥的需求多集中在封垄前,在结薯期切忌施过量氮肥,此时如果土壤中速效氮含量过高,幼根中柱细胞老化形成纤维根,难以膨大为块根。封垄至茎叶生长高峰期正是薯、蔓并长期,在结薯期切忌过施氮肥,所以在施肥时一定要注意封垄前重施氮肥,中后期重施钾肥。钾肥可以促进块根形成层的发育,提高茎叶的光合效能,加快光合产物的运转,增加块根产量。磷肥促进根系生长,加速细胞分裂,并有改善块根品质的功能。结薯期为了促进块根生长,可以适量补充一些钾肥,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一般使用浓度为23的磷酸二氢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