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谷瘟病 其他禾谷类

谷瘟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怎么防治谷瘟病?

谷瘟病是谷子上的重要病害,在各个生育阶段均可发病,其中以叶瘟和穗瘟危害最大。近日据我县植保站对张楞乡北延庄、西竹等村进行调查,谷子种植田块都有不同程度的叶瘟发生,叶片上产生梭形、椭圆形褐色小病斑,严重的病斑密集。个别低洼地块发病严重,谷瘟病的发生程度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近期我县连续高湿、多雨、寡照,有利于谷瘟发生。望各乡镇高度注意。指导广大农民朋友注意查看,加强防治,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一、症状  
苗期发病在叶片和叶鞘上形成褐色小病斑,严重时叶片枯黄。谷子拔节后以叶片感病较为常见,抽穗后也可侵染谷穗。叶片病斑多为梭形、椭圆形,中央灰白或灰褐色,叶缘深褐色,一般长1~5毫米,宽1~3毫米,严重发生时,病斑密集,互相汇合,叶片枯死,潮湿时叶背面发生灰霉状物,穗部主要侵害小穗柄和穗主轴,病部灰褐色,小穗随之变白枯死,引起“死码子”。严重时半穗或全穗枯死。  
   
二、发病特点  
谷子生长期间,高湿、多雨、寡照天气有利于谷瘟病发生。在我县7-8月为降雨集中阶段,夏播谷子处于迅速生长时期,因此这一段时间应特别注意防治。7月下旬至8月上旬如果阴雨天气多,田间湿度大、日照偏少将有利于病害流行,特别是种植过密、连作地块将严重发生。  
三、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预防药剂有: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70%代森锰锌500-800倍液喷雾,隔7天再喷一次。得了病的谷子要抓紧时间防治,防治越早效果越好,治疗药剂有40%敌瘟磷(克瘟散)乳油500~800倍、75%三环唑1000倍、40%稻瘟灵500-800倍喷雾,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5-7天一次,连喷2-3次。防治时同时加入菊酯类农药兼治钻心虫等害虫。  

谷瘟病一般在主穗抽出后就开始发病,最后完全环绕穗轴及茎节处变褐枯死,阻碍小穗灌浆造成早枯变白。当谷子刚进入乳熟期,便在绿色谷穗上出现数量不等的枯白小穗,俗称“死码子”。发病严重时,常引起全穗或半穗枯死。病穗呈青灰色或灰白色,干枯、稀松、直立或下垂,通常不结籽或籽粒变成瘪糠。连阴雨、多雾露、日照不足时,易发生谷瘟病。防治方法:在田间初见叶瘟病斑时,用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或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80万单位喷雾,每公顷用药液600千克。如果病情发展较快,抽穗前可再喷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