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有: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全蚀病、赤霉病、红蜘蛛、蚜虫、吸浆虫等,这一时期(4月中下旬-5月上中旬)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关键时期,现将其危害特征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小麦条锈病
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梢、茎杆和穗部。病叶上形成条状隆起锈斑,当春季温暖多雨时,易流行成灾,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2、防治方法:当田间病叶率达1%时,开始喷药。每亩可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12.5%烯唑醇(特谱唑)可湿性粉剂20-30克,加水30-45公斤喷雾防治。病害流行期间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
二、小麦白粉病
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梢、茎杆和穗部。病菌先在植株下部叶片或叶鞘侵染,成近椭圆形或梭形病斑,表面覆灰白色粉状霉层,严重时,在穗部可见白色霉层。
2、防治方法:当田间病叶率达10%时就要开始喷药。防治方法同条锈病。
三、小麦全蚀病
1、危害症状:病苗早春返青迟,植株较矮,病株根系部分变黑,部分叶片发黄,抽穗后形成“白穗”,“黒根白穗”是其典型症状。
2、防治方法:每亩选用12.5%烯唑醇(特谱唑)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30-45公斤喷雾。
四、小麦赤霉病
1、危害症状:小麦齐穗至扬花期是赤霉病的易感期,穗颈第一节位出现红褐色的病斑其上附着稀薄的粉红色霉层,后期形成“枯白穗”。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时若有连阴雨天气,对其流行蔓延极为有利。
2、防治方法:每亩可选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2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50克,对水30-45公斤,在齐穗期进行喷雾,间隔5-7天,连喷2-3次。
答:一、小麦条锈病
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梢、茎杆和穗部。病叶上形成条状隆起锈斑,当春季温暖多雨时,易流行成灾,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2、防治方法:当田间病叶率达1%时,开始喷药。每亩可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12.5%烯唑醇(特谱唑)可湿性粉剂20-30克,加水30-45公斤喷雾防治。病害流行期间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
二、小麦赤霉病
1、危害症状:小麦齐穗至扬花期是赤霉病的易感期,穗颈第一节位出现红褐色的病斑其上附着稀薄的粉红色霉层,后期形成“枯白穗”。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时若有连阴雨天气,对其流行蔓延极为有利。
2、防治方法: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8-10克或400g/L戊唑?咪酰胺水乳剂20毫升。对水30-45公斤,在齐穗期进行喷雾,间隔5-7天,连喷2-3次。
三、小麦白粉病
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梢、茎杆和穗部。病菌先在植株下部叶片或叶鞘侵染,成近椭圆形或梭形病斑,表面覆灰白色粉状霉层,严重时,在穗部可见白色霉层。
2、防治方法:当田间病叶率达10%时就要开始喷药。防治方法同条锈病。
四、小麦红蜘蛛
1、为害特征:以成虫和幼虫在麦叶表面刺吸汁液,被害叶片形成黄白色斑点,后期叶片发黄,受害严重时,小麦不能抽穗。
2、防治方法:当田间平均单尺虫量达200头以上时开始喷药。每亩可用20%扫螨净乳油1000-15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
五、小麦蚜虫
1、为害特征:以成虫和若虫在小麦叶片和麦穗上刺吸汁液,由于其发生代数多,繁殖速度快,虫口积累迅速,对小麦千粒重影响较大。
2、防治方法:当田间平均百株虫量达500头以上时开始喷药。每亩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克,或3%啶虫脒乳油20-3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30毫升,对水30-45公斤喷雾。
六、小麦吸浆虫
1、为害特征:主要以幼虫在小麦灌浆期蛀入籽粒内吸食浆液,造成秕瘦粒。
2、防治方法:当亩虫口在30万头以上,幼虫集中化蛹期(约在4月中下旬)和成虫羽化高峰期开始防治。蛹期防治:每亩可选用40%毒死蜱乳油80-100克对细土20公斤制成毒土撒施。成虫期防治:每亩可选用40%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3000倍液对水30-45公斤进行田间喷雾。视虫情适当增加喷药次数。
提倡“一喷三防”,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实现节本增效。开展“一喷三防”时,每亩可选用43%戊唑醇悬浮剂8-10克或400g/L戊唑?咪酰胺水乳剂20毫升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和磷酸二氢钾100-120克或永业生命素100克,对水30-45公斤混合喷雾即可。
小麦白粉病:小麦孕穗抽穗期,当病株率达15%-30%或病叶率达8%-15%时,每亩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克,兑水10千克进行喷雾,一般防治1次即可控制病害。 小麦蚜虫:先要查好虫情,当小麦田间百株蚜量超过500头时,或天敌单位与蚜虫比在1:100以上时,即需防治。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克+80%敌敌畏乳油50毫升,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克+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50毫升,对水30千克均匀喷雾。 小麦吸浆虫:吸浆虫防治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蛹期撒毒土防治,减少幼虫化蛹羽化数量;二是成虫期喷雾防治,消灭成虫,降低幼虫为害。蛹期防治每亩可用40%辛硫磷乳油200-300毫升,兑适量水与25-30千克细沙混匀,均匀顺麦垄撒施,并尽可能使其落入地表,施药后若无降水应适当浇水。如果错过蛹期防治,可在成虫期补治,每亩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80%敌敌畏乳油5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50毫升+80%敌敌畏乳油50毫升,兑水30千克均匀喷雾。 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扬花初期,每亩用80%多菌灵微粉剂50克或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10千克进行喷雾,如果扬花期间连续下雨,第一次用药后 7天再用药一次。
小麦中后期主要是预防锈病、赤霉病,防治蚜虫。
上一篇: 辣椒育苗床土可进行消毒防病?
下一篇: 食用百合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