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中耕管理技术措施? 水稻

水稻中耕管理技术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主要管理措施:  
一、大田分蘖期管理技术  
管理重点是:浅水插秧,薄水分蘖,抓好化学除草和及早追肥。  
1、插秧后一般水深为盖泥为度,常言说寸水返青,薄水分蘖。  
2、根据田间状况及时抓好化学除草,要求移栽后5—7天用稗杂草粉剂 50g /亩,拌细沙土50公斤,均匀撒施,施药后5天内浅水管理,严禁使用五氯粉纳,尽量少用扑草净,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3、及时追施分蘖肥,我们一贯提倡的是中层肥一次施用,但栽秧时没有施底肥或中层肥施用不足的田块,一定要在栽后15天内及时追施复合肥或速效性氮素化肥,特别强调的是前作为大蒜田又在 6月5日 后移栽的水稻,要一次性施中层肥,尽量避免追肥。  
4、加强水分管理,栽后要坚持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够蘖晒田。即:水稻茎蘖数达到目标成穗的85—90%时,适时晒田,控制最高茎蘖数,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和大穗率,对一些冷浸田要追施硫酸锌,采取排水晒田,干干湿湿管理。  
5、及早中耕薅除,提高养分转化,促进新陈代谢,使秧苗早生快发,健壮生长。  
二、拔节孕穗至灌浆结实期的管理技术  
管理重点:适水孕穗,湿润壮籽,抓好有害生物防治。  
1、晒田控苗以后,实行间歇灌溉,保持田间湿润,孕穗适水护苗,严防脱水。在抽穗始期灌浅水。  
2、做好病虫鼠害防治。⑴ 鼠害:由于今年旱情较为严重,鼠害程度增加,特别在孕穗至抽穗期,做好鼠害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及时毒饵投放。⑵ 粘虫和蝗虫:从目前天气形势分析,十分有利于两种害虫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随时掌握发生动态,做到治早、治小、经济实惠。⑶ 稻瘟病:由于前期旱情严重,后期阴雨会增加,可能诱发此病发生,在分蘖后期,孕穗期、始穗期根据发病情况进行药剂防治,每亩用75%三环唑 30g 或40%富士一号60—70毫升,或用40%硫环唑 200g 等进行防治。⑷ 白叶枯病和稻曲病:分别用25%敌枯宁可湿性粉剂 100g 和20%井岗霉素50g防治。

一是指导农户科学管水。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对水的需求极为重要。在整个大田生长过程中,水浆管理上严格按照:寸水活苗,薄水分蘖,蘖够晒田,腊熟撤水,湿润壮籽,干湿交替科学管理的方法。达到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提高结实率的效果。
二是指导农户科学追肥。施肥做到“前期烘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不早衰”的原则,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移栽后7—10天,结合大田化除及时追施分蘖肥,亩追尿素10—15公斤。孕穗期适当追施穗粒肥,增施钾肥,穗肥应看田、看苗、看气候而定,一般亩追尿素5—8公斤,钾肥2—3公 斤。
三是指导农户综合防治病、虫、草、鼠害。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预防稻瘟病、稻曲病及飞虱、粘虫、螟虫等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在防治上,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选准防治时间,对症下药。1、稻瘟病:在分蘖期、孕穗期、齐穗期分别亩用75%的“三环唑”3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叶瘟、穗瘟等稻瘟病的统防。2、稻曲病:在破肚期和齐穗期分别用20%的“井冈霉素”50克兑水50公斤喷防2次。3、螟虫:用内吸性较强的三唑磷、金锋等于栽后10天喷防枯心苗,孕穗期喷防白穗,粘虫、飞虱采用菊脂类防治。 应根据杂草种类,选用不同的药剂,并进行正确的使用,起到药到草灭的作用。移栽后7—10天进行大田除草。 在分蘖盛期和孕穗期各防鼠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