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良好的鸡舍、选择优质的鸡苗和饲料,科学化的饲养管理,尤其是对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饲喂科学化的掌控,是养殖成功的必备因素。
主要掌握3个要点:
一、鸡舍消毒;给雏鸡一个安全的环境,是育雏成功的第一步。首先要清扫、冲洗,再用2%的火碱、含碘的消毒药喷洒,还要用药物熏蒸,要使烟雾无处不到。
二、选好鸡苗:选好的鸡苗,1.看状态,优良雏鸡眼睛明亮有神、叫声脆亮、脚趾鲜亮;2.看体重,体重大的雏鸡生长快,健康;3.看卵黄吸收情况,如个别鸡腹部膨大,脐部没有绒毛,脐带未断掉,有血水,带有白色石灰样粪便,都可判断为不健康。
三、加强管理:1.前三天鸡舍湿度越大越好,相对湿度最好达到80-85%,4-6天减小到60-65%,一周后减小湿度,加强通风,通风不良是百病之源;2、前几天小鸡饮水温度控制在18-21度,小鸡刚出科不能饮用30度以上的温水;3.合理用药,雏鸡用药遵循以下原则:损害肾脏的要不用、引起抗药性的不用、尽量饮水喂药。
一、鸡舍消毒
只有给雏鸡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鸡舍消毒分为四步,第一步:清扫。把舍内鸡粪,包括污物、灰尘等彻底清扫出去。第二步:冲刷。将设备及地面用清水冲洗,有条件的用高压水泵效果更好。第三步:消毒。地面及墙壁一米以下用2%火碱,然后再用含碘的消毒药喷洒。因为碘对法氏囊病毒更敏感一些。第四步:熏蒸。烟雾无处不到,消毒更彻底,既经济效果又好。
二、选好鸡苗
好的鸡苗能养坏,但坏的鸡苗难以养好。优质健康的鸡苗源于种鸡群的净化、营养、管理和孵化技术等方面。多种疾病能通过种蛋垂直传播,还有卵黄炎、脐带炎及脱水等因素也直接影响着成活率。如何选择鸡苗呢?
1.看状态:雏鸡眼睛明亮、有神,叫声清脆,脚趾鲜亮。
2.看体重:鸡苗出壳体重越大,后期体重增重也越快。
3.看卵黄吸收情况:如有个别鸡腹部膨大,脐部没有绒毛,脐带未断掉,有血水,肛门带有白色石灰样粪便,均可判为不健康鸡雏。
三、加强管理
1.前三天鸡舍湿度越大越好,相对湿度最好达到80-85%,第4-6天,相对湿度60-65%,一周后要降低湿度,加强通风以减少球虫病的发生,要切记“通风换气是个宝,任何药物替不了”,通风不良乃百病之根源。
2.前几天,给小鸡饮水的温度控制在18-21℃,小鸡出壳后是拒绝饮30℃以上温水的。
3.提高肉鸡群的均匀度非常重要,也是衡量成败与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造成均匀度不好的原因很多(如密度和群体太大、疾病、饮水与喂饲设备过少等),个别鸡第一天喝不到水势必要变为弱雏。为此,很多有经验的养鸡户不是把鸡雏直接放入育雏笼,而是拿着鸡头将其嘴在水中蘸一下,教给所有鸡只同时学到喝水,这样做对提高均匀度至关重要。
4.不要寄希望于让每个种鸡场都孵出不携带病菌的鸡苗,这是不可能做到的。雏鸡用药遵照以下原则:①对损害肾脏的药不用(如链霉素、庆大、卡那等);②有抗药性的不用;③尽量给其饮水,避免拌料。因为搅拌不匀会中毒,再者病鸡吃得少,起不到治疗作用。
5.小鸡出壳后种鸡场应及时做药敏试验,指导养鸡户用药,因为种鸡用过某种抗生素,小鸡再用就不敏感了。最保险的办法是小鸡出壳后前5天使用高敏感性抗生素,尽管价格高一些,但小鸡喝水少,成本并不高,更重要的是其效果确切,为将来的生长发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