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荸荠 > 荸荠有哪些病害? 荸荠

荸荠有哪些病害?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二、病害
1、杆枯病。当地又叫“红叶病”,属真菌性病害,病原为荸荠柱盘孢,此病来势猛,扩展快,遇适温高湿时可使荸荠杆成片枯死倒伏,致使结小荸荠或不结,多年调查结果表明,发病率20%时,产量损失50%左右,发病率在50%时,产量损失80%以上。叶鞘被害多先发生于基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后扩展到整个叶鞘,病部干燥后呈灰白色并现短条状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茎杆染病,初呈水渍状,梭形或椭圆形至不规则形暗绿色斑,病茎变软并凹陷,其上也生有小黑点。湿度大时病斑可产生浅灰色霉层。主要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浸染。温度在17--29℃,连续阴雨或浓雾、重露天气,利于该病发生流行。9月中下旬开始发病,10月份病害流行高峰期。若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早期氮肥施用过多或缺磷钾肥,发病较重。
2、枯萎病。病原为尖镰孢菌荸荠专化型。此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受害植株一般不结荸荠,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尤以成株期受害重,即9月下旬至10月份为发病盛期。病菌以菌丝潜伏在荸荠球茎上越冬。苗期或成株染病茎基部初变褐,植株生长衰弱、矮化、变黄,似缺肥状,以后少数分蘖开始枯萎,终至全株枯死;根及茎部染病,变黑褐软腐,植株枯死或倒伏,局部可见粉红色粘稠物,即分生袍子座和分生孢子;球茎染病荠肉变黑褐腐烂。
3、茎腐病。病原为新月弯孢霉。茎发病呈枯黄至褐黄色,病茎较短而细,发病部位多数在叶状茎的中下部。病部初呈暗灰色,后变为暗色不规则病斑,病健分界不明显,组织变软易折倒,湿度大时病部可产生暗色稀疏霉层。此病一般在9月上中旬生长季节旺盛时发病,10月后病情缓慢或停滞下来。土质瘠薄,土层浅或缺肥,地势低洼,灌水过深易发病。
4、灰霉病。病原为灰葡萄孢。主要发生在采收及贮藏期的荸荠球茎上,多在伤口处产生鼠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被害球茎内部深褐色软腐。贮藏期湿度大发病重。该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荸荠的球茎及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从伤口侵入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