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地及整地
1、选地:宜选择土层较厚且排水良好的砂壤地种植,排水不畅且土质粘重的地块不宜栽种葛根。
2、整地:整地起垄于2月中下旬开始,首先清除种植地里的灌丛、杂草、石头等,再根据土壤排水情况,做成1-2米宽的畦,然后在畦上挖穴施肥,做成高于地面30厘米高的葛墩。
二、定 植:最佳定植时间为每年的2月底至清明前,一般中午气温最好在10℃以上,且最好选择阴天不刮大风的天气。移栽前,苗床尽量要浇透水,这样做是为了带土起苗。如若天气干燥,也要注意盖上稻草等,以便保温保湿,从而促进苗木尽快发芽生长。
三、田间管理
定植后,适当用稀释人畜粪水定根,同时应注意及时检查,发现死苗及时补栽。当苗长30厘米左右时,施尿素或人畜粪进行催苗,以后视长势可再追肥1-2次。追肥后的管理,应注意雨天及时清沟排水,宁可稍干,不可过湿。结合天气、葛苗长势,应做到及时除草,防止草荒。
6月中旬后,苗已基本复盖地面,一般无需再中耕除草,中后期亦无需再追肥,但每年春季需补施适量农家肥。
葛根虽然抗逆性强,但是偶尔还是会受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必要时进行无残毒药物防治或用石灰粉防治。
1.选地整地:人工栽培葛根,要获得高产,首先要选好地。一是可利用红薯、大豆地改种。二是选择土层较厚且排水好的砂壤地种植。整地起垄于2月中旬开始,在整地前每亩施厩肥500公斤,灶灰50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或施复混肥200公斤。在整地时,与红薯垄一样,垄高60~70厘米,垄长以土地操作方便而定。
2.合理密植:2月底至3月中旬,选择阴天不刮大风的天气移栽,移植前苗床要浇透水,以便带土起苗。每亩栽植500~700株,株距一米左右,栽苗前,先按株距把苗排放在垄上,然后挖小穴,把苗放人穴内,盖2厘米细土,用双手把土压实就可以了。
3.补苗施肥:苗木移栽后,可适当用稀释人畜粪水定根,并注意检查,发现死苗及时补栽。当苗长至30厘米左右时,必须催曲2次,可用0.3~0.5%的尿素水喷洒,隔15天喷一次,以后可适当追肥。
4.中耕除草:葛藤长到1~2米时要中耕除草。葛根虽然抗逆性强,但难免也会出现一些病虫害,特别在6~8月份块茎生长的关键季节,为保持叶片旺盛,必要时进行无残毒药物防治或用石灰粉防治。
5.采收留种:葛根可当年采挖,也可第二年采挖。一般11~12月份采挖淀粉含量最高。采挖时,可挖大留小,做到投资一次,长期受益。葛根以无性繁殖为主,留种也可选择粗壮、纯正的植株藤条作为第二年种条,一般从蔸部以上1.5米处都可作种条。
上一篇: 青虾对溶氧有什么要求?
下一篇: 黄瓜施肥技术要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