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南瓜 > 南瓜褐斑病如何防治? 南瓜

南瓜褐斑病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南瓜褐斑病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肥,加强灌溉管理。保护地栽培的选择晴天浇水,浇水后及时放风排湿;露地栽培的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收获结束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销毁。在发病初期及时施用化学药剂,以达综合防治的目的。农业防治合理倒茬轮作:由于病原菌可以在土壤中积累,所以常见连作的地块发病重,重病田应实行与非瓜类蔬菜2年以上轮作,减少病原菌的累积,减少初侵染源。整地与施肥:南瓜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壤土、砂壤土最为适宜。若搭架栽培,株距0.7-1.0米,行距为1.5-2.0米;若爬地栽培,株距0.5-0.7米,行距为2.0-3.0米。栽培南瓜播种前,要施入圈肥做底肥(37.5-60.0吨/公顷),并进行深翻。科学定植:各地南瓜的定植时间不一致,只要能保证南瓜苗不受低温冻害,正常生长,就可以定植或直播。定植时以子叶露出地面为宜,不宜过深。浇定根水时为避免影响缓苗和成活,苗叶上不要沾水和泥土。中耕与除草:结合除草进行中耕,由浅入深,除草时避免伤苗或伤根。中耕时要向根部培土,以促进根系发育。整个南瓜生育期间,一般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操作时应注意不要伤及南瓜植株和叶片。灌溉与追肥:南瓜定植后,如果墒情好,一般不需要灌水。在该阶段,应多次进行中耕,同时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以利壮秧。伸蔓后,距根15-20厘米处,开沟施肥,可施速效氮肥7.5-15.0千克/公顷,或225-300千克/公顷的腐熟粪肥。施氮肥后要灌水,以防烧根。肥料的追施要做到少施、勤施,肥后要注意预防烧根及肥害。整枝与压蔓:整枝和压蔓是南瓜获得早熟高产的技术措施之一。对生长势过旺、侧枝发生多的品种,去掉部分侧枝、弱枝、重叠枝,有利于防止植株徒长,改善植株通风透光条件。当蔓伸长至6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1次压蔓,方法是在蔓旁边挖条7-9厘米深的浅沟,然后将蔓轻轻放入沟内,再用土压好,生长顶端要露出12-15厘米,以后每隔30-50厘米压蔓1次,一般压蔓3-4次。对于高度密植栽培的早熟南瓜,则压蔓1次,甚至不压蔓。[1]清洁田园:在南瓜生长过程中,发现病叶及时摘除,拉秧后彻底清除病残体,然后深翻,将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加速病残体腐烂。化学防治保护地熏烟、喷粉防治:温室中可选用45%百菌清烟剂熏烟防治(4500-6000克/公顷),一般7天防治1次,病害严重者可缩短为4-5天。此外,还可用6.5%硫菌·霉威粉尘剂15千克/公顷喷粉防治。大田喷雾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25%异菌脲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500倍液,或20%烯肟菌胺·戊唑醇水悬浮剂1500倍液,或40%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施药应均匀周到,每5-7天喷1次,连喷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