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墒情。冬前耕层土壤含水量,砂土低于15-16%,壤土低于17-18%,粘土低于19-20%时,均应进行冬灌。
(2)、看苗情。对于晚播麦田,一般长势差,苗小、苗弱,为了充分利用冬春间歇回暖的积温,在底墒不是很缺的情况下,不宜冬灌。对于麦苗生长不旺,底墒不足的麦田,应早浇底墒水。
(3)、看温度。适宜冬灌的温度为日平均气温降至3-5℃左右时为宜,土壤夜冻昼融,此时冬灌不仅能保苗安全越冬,而且可冬水春用。如冬灌过晚,地面易结冰,反而使麦苗易遭受冻害。冬灌水量要足,以当天渗完为宜。
小麦浇冻水不能“一刀切”,必须要掌握合理的范围、时间和方法,应依据墒情、苗情和温度而定。一看墒情。耕层土壤含水量,砂土低于15-16%、壤土低于17-18%、粘土低于19-20%时,均应进行冬灌,如高于上述指标,可以不浇。二看苗情。晚麦长势差,分蘖少或没有分蘖,对这类麦田大部分底墒水浇的晚,且此时天气渐冷,土壤蒸发渐缓,一般可以保住墒。为了使其能利用冬春间歇回暖的有效积温,促进晚麦生育,在底墒不缺地情况下,不宜冬灌。其它麦田应以苗情合理安排灌水顺序。三看温度。适宜于冬灌的温度指标是平均气温3℃以上。因此小麦浇冻水的关键是抓适时。如冬灌过晚,当天水分不易渗下,会使麦苗遭冻害。据调查,在冷冬年份,若气温下降到0℃以下至1.5℃时还冬灌,地面就会结冰而死苗。当日平均温度下降到7-8℃(立冬)开始,至3℃(小雪后)左右浇完为宜。
(1)、看墒情。冬前耕层土壤含水量,砂土低于15-16%,壤土低于17-18%,粘土低于19-20%时,均应进行冬灌。
(2)、看苗情。对于晚播麦田,一般长势差,苗小、苗弱,为了充分利用冬春间歇回暖的积温,在底墒不是很缺的情况下,不宜冬灌。对于麦苗生长不旺,底墒不足的麦田,应早浇底墒水。
(3)、看温度。适宜冬灌的温度为日平均气温降至3-5℃左右时为宜,土壤夜冻昼融,此时冬灌不仅能保苗安全越冬,而且可冬水春用。如冬灌过晚,地面易结冰,反而使麦苗易遭受冻害。冬灌水量要足,以当天渗完为宜。
小麦冬灌水量不宜过大,以能浇透、当天渗完为宜
上一篇: 违反规定使用农药的该如何处理?
下一篇: 假死猪的急救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