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识别
西瓜病毒病在田间主要表现为花叶型和蕨叶型两种症状。①花叶型初期病株顶端叶片出现黄绿色镶嵌花纹,以后皱缩畸形,叶面凹凸不平,病叶变小。茎蔓节间短缩,纤细扭曲,座果少或不座果。②蕨叶型病叶狭长,皱缩扭曲。植株生长缓慢,矮化,顶端枝叶簇生。花器发育不良,严重的不能座瓜。发病较晚的病株形成畸形瓜,果面凹凸不平,瓜小,瓜瓤暗褐色,对西瓜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病原
为害西瓜的病毒种类很多,我国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黄瓜花叶病毒(CMV)病毒粒体球形(正20面体),直径30纳米,致死温度60-75℃,稀释限点10-3-10-5,体外保毒期3-5天。②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病毒粒体线状,大小15×750纳米,致死温度45-50℃,稀释限点10-2-10-5,体外保毒期20℃时为18-24小时。③甜瓜花叶病毒(MMV)病毒粒体球状,直径约30纳米,致死温度60-62℃,稀释限点2500-3000倍,体外保毒期5-10天。④黄瓜绿斑花叶病毒(CGMMV)病毒粒体棒状,大小为300×18纳米,致死温度为90-100℃,稀释限点10-6,保毒期1年以上,是一种极为稳定的病毒。
发病规律
不同类型的病毒,其寄主范围和传毒方式不同,我国的不同地域,西瓜病毒病的发生种类也有区别,北方瓜区以花叶病毒病为主,南方瓜区蕨叶病毒病发生普遍。
①黄瓜花叶病毒(CMV)主要以瓜蚜、桃蚜等进行非持久性传毒。黄瓜花叶病毒能在多年生宿根植物上越冬,如刺儿菜、反枝苋等。种子、土壤均不带毒。春季带毒蚜虫迁入瓜田后,病毒随蚜虫的取食,从伤口侵入西瓜,完成初侵染,病毒在植株体内不断扩大繁殖,引起瓜苗发病。随着带毒蚜虫不断转移取食,病毒也不断扩展蔓延,造成田间病害的严重发生。CMV寄主范围广,可侵染45科124种植物。
②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以瓜蚜、桃蚜、萝卜蚜、麦二叉蚜等传毒,从伤口侵入,整枝、摘果等田间作业,传毒率也较高。种子和土壤不能传播。寄主植物主要是葫芦科、豆科、黎科、锦葵科等多种植物。
③甜瓜花叶病毒(MMV)在田间主要靠瓜蚜、桃蚜和接触传毒,从伤口侵入。早期发病的西瓜,种子带毒率高达35%-70%,晚期发病的植株,种子带毒率在l%-20%之间。土壤不能传播该种病毒。甜瓜花叶病毒寄主范围较窄,只侵染葫芦科植物。
④黄瓜绿斑花叶病毒(CGMMV)与其他病毒不同,CGMMV可通过种子、土壤和接触传毒,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发病重。肥水不足,植株生长衰弱,或邻近葫芦科蔬菜地种植西瓜,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选地瓜田要与菜地、温室、大棚等保持较远距离,减少蚜虫传毒机会。
②选用抗病品种西瓜不同品种抗病毒能力不同,应结合当地情况选用高产抗病良种。
③育苗移栽育苗移栽或覆膜栽培,可提前西瓜生育期,减轻发病程度。
④拔除病株对田间发现的重病株,要及时拔除,切断病毒传播源。
⑤种子消毒。对可能带毒的种子,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再投入凉水中冷却晾干后,进行催芽播种,或用
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进行催芽播种。
(2)药剂防治
①治蚜防病所用药剂和用法参看瓜蚜。
②喷药防病
上一篇: 怎样开展薄荷细胸金针虫的无公害防治?
下一篇: 如何实现现代农业与特色农业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