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兰花黑胫病又称根朽病、黑根病等,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其病原为Phoma lingam (Tode ex Schw) Desm.称黑胫茎点霉,属半知菌类真菌。有性态Leptosphaeria maculans (Desm) Ces & de Not. 称十字花科小球腔菌或斑点小球腔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深黑褐色,散生、埋生在寄主表皮下,直径100~400微米,顶部具突起的孔口,四周细胞颜色较深,吸水后,能从孔口处涌出胶质状污白色孢子角,内含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透明,椭圆形至纺锤形,内含油球2个,孢子大小3~4.5×1.5~2微米。在自然界分离到的黑胫茎点霉,常可发现有致病力和无致病力两类菌株,他们不仅生长速度和产生色素不同,在几种同功酶图也不相同,有致病力菌株引起典型的黑胫病症状,无致病力的菌株,不易再接种成功,或者只形成小而略枯黄的斑点。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苗期染病子叶、真叶或幼茎均可出现灰白色不规则形病斑,茎基部染病向根部蔓延,形成黑紫色条状斑,茎基溃疡严重的,病株易折断而干枯;成株染病 叶片上产生不规则至多角形灰白色大病斑,上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花梗、种荚染病与茎上类似;种株贮藏期染病叶球干腐,剖开病茎,病根部维管束变黑。
黑胫病是一种病菌,菌丝体在种子、土壤或者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主要通过雨水和昆 虫传播病害,而且青花菜喜欢冷凉干燥,忌高温多湿,因此菜农应该合理排水,减少病菌的传染。
黑胫病在青花菜的苗期、成株期都会发生。苗期很多时候发病是因为种子上带有越冬的病菌,种植后会 直接侵染子叶而发病,随后病菌蔓延到幼茎,出现灰白色不规则的病斑,此时如果菜农还没有进行防治 ,病菌会再次伤害到根部,形成黑紫色条状斑,病情严重者植株会折断而干枯;成株生病叶片上也会产 生不规则的灰白色病斑,还有一些多角形形状的,上面生出黑色小粒点。
上一篇: 农资经营审批手续要多长时间?
下一篇: 施肥能造成哪些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