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农药残留的危害原因与预防方法? 其他

农药残留的危害原因与预防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农残危害

农药进入粮食、蔬菜、水果、鱼、虾、肉、蛋、奶中 ,造成食物污染, 危害人的健康。一般有机氯农药在人体内代谢速度很慢, 累积时间长。有机氯在人体内残留主要 集中在脂肪中。如 DDT在人的血液、大脑、肝和脂肪组织中含量比例为1:4:30:300;狄氏剂为1:5:30:150。由于农药残留对人和生物危害很大,各国对农药的施用都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容许量作了规定。如日本对农药实行登记制度,一旦确认某种农药对人畜有害,政府便限制或禁止销售和使用。

农药残留农残限量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 农组织(WHO/FAO)对农药残留限量的定义为 , 按照良好的农业生产(GAP)规范,直接或间接使用农药后,在食品和饲料中形成的农药残留物的最大浓度。首先根据农药及其残留物的毒性评价,按照国家颁布的良好农业规范和安全合理使用农药规范 ,适应本国各种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在严密的技术监督下,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前提下,在取得的一系列残 留数据中取有代表性的较高数值。它的直接作用是限制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在世界贸易一体化的今天,农药最高残留限量也成为各贸易国之间重要的技术壁垒。

农药残留原因

  (1)农药性质与农药残留

  现已被禁用的有机砷、汞等农药,由于其代谢产物砷、汞最终无法降解而残存于环境和植物体中。

  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和它们的代谢产物化学性质稳定,在农作物及环境中消解缓慢,同时容易在人和动物体脂肪中积累。因而虽然有机氯农药及其代谢物毒性并不高,但它们的残毒问题仍然存在。

  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施用后,容易受外界条件影响而分解。但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存在着部分高毒和剧毒品种,如甲胺磷、对硫磷、涕灭威、克百威、水胺硫磷等,如果被施用于生长期较短、连续采收的蔬菜,则很难避免因残留量超标而导致人畜中毒。

  另外,一部分农药虽然本身毒性较低,但其生产杂质或代谢物残毒较高,如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属致癌物,三氯杀螨醇中的杂质滴滴涕,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的主要代谢物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等。

  农药的内吸性、挥发性、水溶性、吸附性直接影响其在植物、大气、水、土壤等周围环境中的残留。

  温度、光照、降雨量、土壤酸碱度及有机质含量、植被情况、微生物等环境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药的降解速度,影响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的危害

  (1)农药残留对健康的影响

  食用含有大量高毒、剧毒农药残留引起的食物会导致人、畜急性中毒事故。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农副产品,虽然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可能引起人和动物的慢性中毒,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影响到下一代。

  (2)农药残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特别是除草剂,导致药害事故频繁,经常引起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土壤中残留的长残效除草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防治措施

(1)注意栽培措施

  一要选用抗病虫品种;二要合理轮作,减少土壤病虫积累;三要培育壮苗,合理密植,清洁田园,合理灌溉施肥;四要采用种子消毒和土壤消毒,杀灭病菌;五要采用灯诱、味诱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比如:黄板诱杀蚜虫、粉虱、斑潜蝇等;灯光诱杀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及金龟子等害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专用性诱剂诱杀。

  (2)采取生物防治方法

  充分发挥田间天敌控制害虫进行防治。首先选用适合天敌生存和繁殖的栽培方式,保持天敌生存的环境。比如果园生草栽培法,就可保持一个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达到保护天敌的目的。其次要注意,农作物一旦发现害虫为害,应尽量避免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大的化学农药,而应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常用生物农药种类有:BT生物杀虫剂和抗生素类杀虫杀菌剂,如浏阳霉素、阿维菌素、甲氧基阿维菌素、农抗120、武夷霉素、井岗霉素、农用链霉素等。昆虫病毒类杀虫剂,如奥绿1号。保幼激素类杀虫剂,如灭幼脲(虫索敌)、抑太保。植物源杀虫剂,如苦参素、绿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