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黑圆角蝉的特征、危害特点及防治? 其他

黑圆角蝉的特征、危害特点及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枝叶汁液致树势衰弱。
  形态特征成虫雌体长4.6~4.8毫米,翅展t0毫米.多呈红褐色,雄较小黑色。头黑色下倾,头顶额和唇在同一平面上偏向腹面;触角刚毛状,复眼红褐色。单眼1对淡黄色位于复眼间;头胸部密布刻点和黄细毛。前胸背板前部两侧具角状突起,即肩角.前胸背板后方呈屋脊状向后延伸至前翅中部即近臀角处、前胸背板中脊.前端不明显,在前翅斜面至末端均明显,小盾片两侧基部白色,前翅为复翅,浅黄褐色,基部色暗,顶角圆形,后翅透明,灰白色。足基节、腿节基部黑色,其余黄褐色。跗节3节。卵长圆形.长径1.3毫米,乳白至黄色。若虫体长3.8~4.7毫米,与成虫略似,共5龄.1龄淡黄褐色,2~5龄淡绿至深绿色。
  生活史习性河南年生1代,以卵在枝梢内越冬。翌年5月孵化,若虫刺吸嫩梢、芽和叶汁液,行动迟缓。7、8月羽化为成虫,成虫白天活动,能飞善跳,9月开始交配产卵·卵散产在当年生枝条顶端皮下。陕西武功年生2代。以卵在刺槐根部土中越冬,翌年6月中旬第1代成虫羽化,8月中旬第2代成虫始发。
  防治方法 为害期药剂防治。可喷洒50%对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稻丰散乳油、杀螟松乳油、磷胺乳油、80%敌敌畏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90%晶体敌百虫等1000倍液、菊酯类药剂其复配剂常用浓度均有良好效果。若虫期喷洒为宜,可结合防治其他害虫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