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一、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本地区种植并且生育期适宜、抗病的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单季稻生育期一般要求在140天左右,双晚稻一般要求在120天左右。

二、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根据茬口适期播种,亩用种量1.25~1.5公斤。一般采用湿润育秧或塑盘育秧方法,湿润育秧的每亩本田留足秧田0.15亩。塑盘育秧,每亩大田需备足434孔秧盘60片左右,由于塑盘育秧苗期短,秧苗弹性小,要切实掌握“迟播早抛”的原则,一般要求适宜的抛栽叶龄为3-5叶。在生产中大多数农户采用湿润育秧方法。

秧苗管理,在1叶1心期视苗情状况,喷施多效唑,每亩150克左右,对水产50公斤,以达到控长促蘖效果。2叶1心前保持秧田湿润,以后灌浅水。3叶期视苗情状况,适量施肥,每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作分蘖肥。在移栽前3天每亩施尿素7公斤左右作送嫁肥。

秧田期应加强稻蓟马等病虫的防治,移栽前1—2天选择防治螟虫等农药喷施,做到秧苗带药下田。

三、合理栽插

单季稻一般5、6月份移栽,双晚稻在7月25日前栽插完。一般每亩大田栽插1.2—2.0万丛,杂交稻每丛栽1—2苗,合理密植。

抛秧田密度因大田肥力而异,高肥力稻田亩抛1.3-1.7万穴,中等肥力稻1.5-1.9万穴,低肥力稻田亩抛1.6-2.2万穴。大田要求做到田平、泥绒、水浅。抛栽提倡点抛。

四、科学施肥

1、亩施20—25公斤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做基肥。

2、抛栽后7-8天施蘖肥,结合施用除草剂,每亩施尿素7.5公斤左右,以达到促分蘖、早够苗早够苗; 分蘖期干干湿湿促进分蘖发生和长根。配合分蘖肥时拌移栽净等进行化学除草。

3、合理使用穗肥,一般在抽穗前20天左右每亩使用尿素9 kg和氯化钾6kg。

4、在幼穗分化期,喷施叶面肥促水稻早熟、结实率高。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2kg加硼砂0.2kg对水50 kg叶面喷施,视晚稻长势情况,可隔7 天再喷1次,以补充养分,增强植株抗寒性,以利加快生育进程,抗御低温危害,促高产。

五、合理灌溉

杂交稻田一般实行浅水勤灌技术,管理原则为:营养生长期前水不见后水,生殖生长期后水见前水。稻草还田后为防止秧苗坐蔸,要求灌浅水,经常排水露田,增加土壤中的氧气,排出有毒气体,以促进稻根发生,提高根系吸肥能力。当田间群体总茎蘖数达到计划最高苗数85%时开始断水晒田,多次轻搁田控制无效分蘖。齐穗后应采取干干湿湿灌溉,以湿为主,防止脱水过早。灌浆期脱水,会使叶片光合效率下降,养分向谷粒的运送受阻,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一般在收获前7—10天排水,防止断水过早。

六、病虫害防治

杂交水稻病虫害防治坚持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原则。重点做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及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控工作。螟虫、稻飞虱采取一控二防的防治原则,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由于田间群体较大,纹枯病容易滋生,生产上需要防治2次。稻瘟病以预防为主,同时要做好田间检查,一经发现,立即扑灭,可选用三环唑、富士一号等药剂进行预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