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大麦 > 大麦的生物学特征? 大麦

大麦的生物学特征?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大麦(barley)一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秆直立,光滑无毛。叶鞘无毛,有时基生叶的叶鞘疏生柔毛,叶鞘先瑞两侧具弯曲沟状的叶耳;叶舌小,长l~2毫米,膜质;叶片扁平,长披针形,长8~18厘米,宽6~18毫米,上面粗糙,下面较平滑。穗状花序,长4~10厘米,分为若干节,每节着生3枚完全发育的小穗,小穗长约2厘米,通常无柄,每小穗有花1朵,内外颖均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微被短柔毛,先瑞延长成短芒,长仅8~14毫米;外稃长圆状披针形,光滑,具5条纵脉,中脉延长成长芒,极粗糙,长8~13厘米,外稃与内稃等长;雄蕊3枚;子房1枚,花柱分为2枚。颖果与内外稃愈合,罕有分离者,颖果背有沟。

1.生育期。大麦生育期较短,比小麦早熟7~15天,且能适应迟种早收。中国冬大麦生育期一般为160~250天,春大麦为75~110天:在南方种植的冬大麦大部分属春性品种,而北方的冬大麦属冬性或弱冬性品种。冬性大麦在2~4℃,经过25~30天通过春化阶段;而春性大麦为6~8℃,经15天;弱冬性大麦介于两者之间。大麦属长日照作物,日照延长,抽穗开花提早。原产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对日照长度反应敏感,而南方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则较迟钝。
2.温度要求。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0~3℃,最适为18~25℃。分蘖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3~15℃,最低3℃。生长最低温度为3~4.5℃,最适为20℃,最高为28~30℃;成熟期以不低于17~18℃为适宜,高于25℃易早衰,影响灌浆。大麦根系较弱,在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为70%左右,根际温度14~18℃时最利于根系的生长。
3.分蘖。在大田条件下,冬大麦主茎仅发生1~4个分蘖,成穗1~2个;春大麦仅1个左右分蘖,成穗0.2~0.5个。凡冬前早发生的分蘖蘖位低,叶片数多.具有独立根系,成穗率高,穗大粒重;春季晚发生的分蘖则相反。一般冬性品种或二棱大麦分蘖力强,弱冬性、春性品种或六棱大麦分蘖力较弱。
4.叶龄。不同器官间存在着同伸关系,当主茎某叶(n叶)开始伸长时,与其同时伸长的是n-2叶鞘和n-4节间,以及n-3叶腋中的腋芽及其次生根。
5.幼穗分化。幼穗分化开始较早,叶龄在1~2左右时生长锥开始伸长;进入二棱期后,开始分化三联小穗,每个小穗突起仅分化出一朵花;当中列小穗进入雌雄蕊分化期,顶端仍在分化苞原基,直至进入药隔期至减数分裂前后,顶端苞原基才开始萎缩退化。此时多棱大麦的侧小穗继续分化花器官,而二棱大麦的侧小穗开始退化。凡穗轴节片短者穗挺直,反之穗弯曲。四棱和二棱下垂大麦的小穗排列稀疏,颖花下垂.开颖阻力小,多开颖授粉;六棱和二棱直立大麦因小穗排列紧密,鳞片不发达,开颖阻力大,多闭颖授粉。由于花柱过短不能伸出颖外,即使开颖授粉,天然杂交率一般不到1%,故是自花授粉作物。
6.开花。大麦开花时要求的温度较低。早晨6~8时与午后3~5时开花为多,中上部小花先开,然后向上、向下依次开花。一朵花开放时间为20~30分钟,全穗小花经3~4日,单株各穗经7~9日开花完毕。在中国南方授粉后经7~12日籽粒达最大长度,并开始灌浆,以抽穗后20~30天灌浆速度最快,到40天左右籽粒即成熟。而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的青棵,灌浆期长达60天左右,故其粒重较大。一般皮大麦品种种子体眠期较长,而裸大麦较短。
7.水土。大麦以种植在排水良好的肥沃砂壤土或粘壤土为好,宜中性略偏微碱,pH值以6~8为适宜。耐酸性、耐湿性与苗期抗寒性均比小麦弱,耐盐碱力与抗旱性则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