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辣椒 > 辣椒育苗技术要点? 辣椒

辣椒育苗技术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辣椒对温度的要求:  
辣椒种子发芽适温25-30℃,低于15℃不易发芽。幼苗生长适宜温度白天25-27℃,夜间18-20℃。土温宜在18℃以上。  
二、辣椒一般的播期:辣椒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10-11月播种,华北、东北2-4月播种,华南于12-1月播种。  
三、辣椒苗龄:  
秧苗苗龄南方90-100天,北方60天左右。  
四、辣椒壮苗标准:定植时,辣椒一般要求苗高18-25厘米,具9-14片真叶,子叶完整,叶大而厚,带大花蕾,根系发达。  
五、播前准备:  
1、苗床地的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土壤肥力好,前茬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  
2、种子消毒: 辣椒种子能传播很多病害,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采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0—15分钟具有较好钝化病毒作用。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可以降低炭疽病的发生。药液处理后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再播种。  
3、苗床的消毒:(1)、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与多菌灵8—10克掺细土5千克 拌匀撒在苗床内。(2)、每平方用福尔马林30—50毫升,加水3升喷洒苗床上,然后用薄膜覆盖密封3天后揭膜,待药味消失才可播种。  
六、种子处理与催芽:  
1、种子处理:常规温汤浸种。用水量为种子的5倍,将种子倒入55度水中立即搅拌,待水温降至30度后,再浸泡8小时即可。  
2、催芽:将浸泡过的种子,先搓去皮上的粘液,再包到湿布中放在温暖处催芽。在催芽过程中应加强种子的翻动、搓洗,每天翻动2次,投洗后用洗衣机甩干水分,辣椒种子在28度-30度的温度条件下,4—5天即可发芽。  
七、播种和管理:  
 床土最好是三年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土壤。床土要过筛,苗床要整平,播种前浇足底水,待水完全渗下后,把发芽的种子均匀撒在上面,播种后覆土1厘米,及时盖地膜,以增温保湿,促使早出苗。在70%种子出苗后及时撤去地膜。当幼苗子叶平展以后要及时间苗,将过密拥挤的、有病的、畸形的和长势不良的弱苗拔除,间苗后再行覆土护根。幼苗长至2片—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移植,按6x6厘米的穴距移栽,每穴1株,穴间覆盖配好的苗床细土,填实。白天温度管理为25度—30度,夜温15度左右,要维持较高的地温,定植前10天逐渐降低温度和控制浇水,加强辣椒苗的锻炼,使其尽快适应大田环境条件。  
八、苗期的管理:  
①温度管理:出苗前温度要高(25—30℃),出苗后降至(22—28℃),苗床要保持土壤湿润,一般5—6天出苗,出苗后注意防虫,苗触膜时,要及时撤去地膜,防止烧苗,同时晴天中午及时通风换气,以后逐渐增大通风时间进行炼苗。   
②水份管理:出苗后要控水,床内湿度过大可以撒草木灰,浇水要根据土壤而定,见干见湿,否则湿度大易引起猝倒病、立枯病。浇水必须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要及时通风排湿。  
③施肥管理:幼苗第一片真叶长出时及时间苗,并追施一次复合肥(15:15:15)亩施20公斤左右。在移栽前两个星期喷施一次0.2%尿素+磷酸二氢钾,移栽前3天喷施一次75%百菌清800倍液,控制病菌传播。   

苗床地选择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便于灌溉,前茬没有种过番茄、茄子、马铃薯、辣椒的地块,深翻耙平,以备做畦。
  苗畦制作畦宽一般为1—1.2米,长为10米,过宽不利间苗,过长不宜通风。畦埂高15厘米,畦顶面宽10—20厘米,畦间留40—50厘米宽的人行道。做好畦后将畦内深翻耙平。
  苗床施肥苗床施足底肥,不仅能保证幼苗所需养分的供给,而且能调节苗床的水分和温度。以宽1.2米、长10米的苗畦为标准,每畦内施入充分腐熟的细粪175公斤、研碎的多元复合肥1公斤、过磷酸钙0.25公斤,能平衡发芽后所需要的多种元素及养分。为保证充足的底墒,满足幼苗十字叶前对水分的需要,在施肥后和播种前要灌足水,使地表下20厘米的土层土壤保持湿润。
  催芽和播种先将种子装入干净的白布袋中,种量最多不超过布袋容量的2/3。然后将其放入0.1%的硝酸银溶液或1%的硫酸铜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取出用清水淘洗干净,晾干准备催芽,这样可杀死种子表面所带的病菌和虫卵。
  采用温汤浸种法。先在55℃水中浸泡30分钟,待水温降至30℃—35时再浸泡12小时。搓洗至种皮发白、加清水不变浑浊时,装袋甩去多余水分。在25℃—28℃下催芽,每4—5小时松动一次换气。每24小时用温水淘洗一次,排净黏液,以利于种皮进行气体交换。胚根突破种皮后即可播种。
  辣椒播种采用撒播法。为控制立枯病、腐霉菌、蛴螬、蚯蚓等病虫的为害,每畦用0.2公斤多菌灵和0.1公斤甲敌粉拌细土撒入畦内。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后再撒盖1厘米厚的细粪,然后盖上塑料薄膜来保墒保温。幼苗出土时及时撤掉薄膜。当床土裂缝时,撒一层细粪使之弥合。覆土不能太薄,以免出现“子叶带帽”现象,顶土时注意对裂缝的弥合。

①温度管理:出苗前温度要高(25—30℃),出苗后降至(22—28℃),苗床要保持土壤湿润,一般5—6天出苗,出苗后注意防虫,苗触膜时,要及时撤去地膜,防止烧苗,同时晴天中午及时通风换气,以后逐渐增大通风时间进行炼苗。   
②水份管理:出苗后要控水,床内湿度过大可以撒草木灰,浇水要根据土壤而定,见干见湿,否则湿度大易引起猝倒病、立枯病。浇水必须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要及时通风排湿。  
③施肥管理:幼苗第一片真叶长出时及时间苗,并追施一次复合肥(15:15:15)亩施20公斤左右。在移栽前两个星期喷施一次0.2%尿素+磷酸二氢钾,移栽前3天喷施一次75%百菌清800倍液,控制病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