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 池塘养殖鱼类常见细菌性皮肤病如何防治? 其他水产

池塘养殖鱼类常见细菌性皮肤病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赤皮病
  病菌常为荧光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鱼体因捕捞、运输、放养等人工操作和机械损伤或被寄生虫寄生而受伤时,病菌乘虚而入引起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发生,尤其是越冬后,春季最易暴发(大约在3~5月间)病鱼表现为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鳍的基部充血、鳍条充血或糜烂,呈扫帚状,常称“蛀鳍”,也常伴有烂鳃症状。

  赤皮病的防治方法基本与烂鳃病一致,在起捕放养时,动作要轻快,避免鱼体受伤,越冬之前,要使用溴氯海因(0.3 mg/L)等消毒剂对池水进行消毒,并加深水位,同时使用一次性消毒剂(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等)杀灭水体中有害病原菌即可起到预防效果。疾病发生后,要及时采用杀虫剂与消毒剂相结合的办法,对水体进行处理,并结合内服饲料药物,如天然植物提取剂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