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防治
大棚黄瓜围绕以控制温度、降低湿度为中心进行生态防治。要求黄瓜叶面不结露或结露时间缩短。所以大棚应选无滴膜扣棚。上午日出后拉开草苫,使棚室温度尽快升至25~30°c,最高不超过33°c,然后,通风降温散湿。使相对湿度降到75%左右。如果早晨棚室温度不很低、相对湿度又较大,可先行短时间通风降湿,再封闭棚室升温。下午温度降至25~20°c,相对湿度降至70%左右。傍晚20°c左右封闭棚室。盖草苫子之前根据温度、相对湿度情况,亦可再次适当通风散湿。夜间最低温度可降至15~12°c(上半夜20~15°c,下半夜15~12°c)。如夜间棚室外最低气温达12°c以上,可整夜通风,以降低棚室内湿度。如果遇到连阴天气,也要抓住机会,在中午温度稍高时进行通风。浇水和喷洒农药(喷雾)都应选择晴天上午封闭棚室进行,并使温度尽快升至35~40°c,闷棚1小时后缓慢放风散湿,如果达不到这一温度,也要在温度高点时通风散湿,晚上也要适当放风降湿。阴雨天要避免浇水和喷洒药液。浇水应采用膜下浇暗水技术,浇小水,降低湿度,减少棚内结露持续时间,以控制病害。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药防治可减轻危害。常用药剂有30%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dtm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200mg/kg喷施等。7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喷药前,对中心病株要先摘除病叶病瓜后再喷药。
上一篇: 黄鳝可以和泥鳅混养吗?
下一篇: 黄瓜香应该如何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