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鸡饮水给药应注意什么? 兽医兽药

鸡饮水给药应注意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根据需要选择好药物。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减少损失。如治疗呼吸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则应选择胃肠道易吸收的药物,这样才能在患病部位维持有效药物浓度;而治疗胃肠道疾病,可选择胃肠道不易吸收的药物,以便在局部形成较高浓度,从而抑制或杀灭病原菌。
  
  2、注意药物的溶解性。用于饮水的药物必须易溶于水,微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药物如经加热、搅拌或者加助溶剂,其溶解度能达到预防和治疗效果时也可混饮给药;对于经上述处理仍不溶于水的药物,则不能混饮给药,以免部分鸡只摄入不到有效药物,部分鸡只又摄入量过大而引起中毒,但可以拌料给药。
  
  3、注意药物饮水的水质。稀释药物应选择干净、无污染的洁净水。可选用深井水、冷开水、蒸馏水,不可用污染的河水、井水或池塘水,也不可用热开水。放消毒药的水必须静置24小时后饮用,否则会影响药效。对于一些抗生素类药物,还要注意饮水的pH值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因为抗生素混入水中,pH值在一定范围内疗效好,超过允许范围会降效或失效。
  
  4、注意药物稀释的浓度。药物在饮水中的浓度应以用药家禽的平均体重、饮水量为依据。药物稀释常以ppm(百万分之几)或%或每升水中多少克表示,药物在稀释前要称量,不可估算。具体方法是先用适量水将所投药物充分溶解(如为溶液剂则先用适量水稀释),再加水到所需量,并充分搅匀后,倒入饮水器内或饮水槽中供鸡饮用。值得注意的是家禽饮水量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在炎热的夏季,气温高,饮水量增多,投水给药的浓度要适当降低;冬天气温低,饮水量下降,可适当提高药物饮水浓度。
  
  5、注意饮水给药的时间。药物在水中时间的长短与药效关系极大。在水中不易被破坏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其药液可以让鸡全天自由饮用;对于在水中一定的时间内易被破坏的药物,如强力霉素、氨苄青霉素,应让鸡在短时间内饮完,从而保证药效,其常用方法是在用药前给鸡群断水1―2小时或前一天晚上开始停水,然后以24小时饮水量的1/5―1/4加药混匀供鸡饮用。
  
  6、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饮水给药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必须注意它们之间的配伍禁忌。有些药物相互之间有协同作用,合用可使疗效增强,如氟喹诺酮类药物与林可霉素、氯霉素与强力霉素。有些药物之间合用时毒性会增强,如氯霉素与痢特灵。有些药物同时使用会发生中和、沉淀、分解,使药物无效,如液体型磺胺类药物与酸性药物(VitB、VitC、青霉素、四环素等)合用会析出沉淀,而红霉素与氯霉素同时饮水给药,混合后呈浑浊状。
  
  7、配药量不宜过多,以一次用量为主。药物宜现配现用,以免药物长期处于环境中放置降低疗效。同时,饮水器应够用,避免家禽竞争饮水而导致饮量不均,或多或少以致饮不到药水。此外,磺胺类药物饮水时可与小苏打配合,以保护肾功能,防止尿酸盐沉积。

1 剂量
即药物的用量。它直接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和性质。药物要用到适当剂量,才能在机体内产生一定的效果,发挥药物的作用。当药物剂量过小时,药物在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不能起到防治作用,而当药量过大时,容易出现中毒现象,例如用高锰酸钾消毒肠道预防疾病时,应配制0.1%浓度饮用,效果最好,另外,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药物作用越强。对安全范围广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剂量可大些,但决不能超过极量。而安全范围窄,毒性较大的药物,如聚醚类、剂量可小些,否则容易引中毒。
2 疗程和用药间隔时间
一般应根据药物半衰期长短来确定给药间隔时间及疗程,半衰期长的药物给药间隔时间要长些,反之可短些。一般用药3~5天为1个疗程,2~3次/天即可。用药时,应按规定的疗程饮服,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不能为了节约养鸡成本,见到病情好转就停药,容易导致疾病复杂。
3 药液量的计算
应根据鸡的饮水量计算药液量。饮水量与鸡的大小、饲养季节、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如温度低,鸡的饮水量较少,药液的配制量应少些,相反,配制量应多些,否则将造成部分鸡只缺少药液而影响疗效。正常温度下(21℃)鸡的饮水量与喂料量的比率约为2∶1,根据鸡的水料比可确定药液量。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水料比也应相应的增加和降低。
4 溶解度和稳定性
对在水中溶解度较低的药物,要使用一些物理方法,如适当加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后饮用,否则不仅达不到疗效,还极易引起中毒反应。
对在水中稳定性差的药物如青霉素、高锰酸钾,要尽快让鸡饮完药液,其方法是给药前让鸡停水1~4小时(夏季不用停水),适当减少配制的药液量,并使用足够量的饮水器。
5 耐药性、药残和配伍禁忌
5.1 耐药性
有些药物在连续给药后,侵入病体的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甚至失去作用,这种现象称为耐药性或抗药性。这时必须要不断增加剂量或停段时间再用才能恢复药理作用。因此,在生产中提倡用药前做药敏试验,使用那些有效的高敏药物。另外,不要在鸡场长期使用同种药物,应轮换用药,尽量避免耐药现象发生。
5.2 药残
即药物在抗体中没排泄彻底,在鸡产品(蛋、肉)中有部分残留,它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在生产中,应大力提倡使用抗菌中草药(如黄连)等,因其具有不良反应少,不易产生耐药侏,无药残的特点。如必须使用抗菌素,除严格控制剂量外,还必须规定的体药期停止给药,以免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3 药物禁忌
合理地联合使用某些药物,能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但如果将一些配伍禁忌的药物同时混入水中,会发生物理、化学或其他药理性反应,使药物失去治疗作用,甚至损害机体。因此,这就要求养鸡户在平时多积累些药理知识,配伍用药时加以注意,以防禁忌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