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的根有几种? 小麦

小麦的根有几种?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小麦的根系是植株吸收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起固定植株的作用,也是重要的营养合成器官。小麦的根系是由种子根和次生根组成的。种子根(也叫初生根)是由种子的胚直接生出的根,一般3~7条。

种子大而饱满,土壤水分、温度、空气条件适宜时,生出的种子根就多,反之则少。种子根细而长,在小麦生长初期(三叶前),小麦植株主要靠种子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前期种子根生长较快,在三叶期时,壮苗的种子根可长到30~40厘米:越冬时种子根可达60~100厘米,抽穗时可达150厘米以上,种子根终生都有吸收作用,尤其对吸收深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因此,发育良好的种子根人土较深,可增强植株的抗旱能力。次生根(也叫节根),是在幼苗长出3片叶后从分蘖节上长出的根,一般比种子根粗且短。 次生根的数目与植株的健壮程度和分蘖多少有直接关系。

生长健壮的植株,每长一个分蘖,在分蘖节上同时生出1~2条次生根。当分蘖长出3片叶后,分蘖的基部也能直接长出次生根。所以,植株健壮、分蘖多,次生根相应也较多。次生根虽不如种子根长,但越冬时生长健壮的植株次生根也可达30~60厘米,抽穗时可达100厘米左右。

次生根数量多,吸收水分和养分能力较强。小麦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40厘米土层内,其中0~20厘米土层内占总根量的70%~80%,随土层加深,根系渐少。40厘米以下只占10%~15%,据笔者在高产麦田取样,通过扫描仪及计算机分析测定,0~10厘米土层内的根表面积占0~40厘米土层内总根表面积的66%,10~20厘米土层内占18%,20~30厘米土层占10%,30~40厘米土层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