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正确使用疫苗。稀释后的疫苗效价下降速度很快,气温在 15〜30°C时,3小时就可能失效。因此,免疫注射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前稀释液应置于4〜8°C冰箱内预冷,稀释后的疫苗放于有冰块的保温箱内,并在1〜2小时内用完。严禁用碘酊或其他消毒液消毒针头,用碘酊在注射部位消毒后必须用棉球擦干,以免造成疫苗灭活。严禁用大号针头注射和打飞针,以免造成注射量无保证。采用无菌注射器注射,注射时应1头猪1个针 头,以免造成人为地将处于潜伏期的猪瘟病毒传染给其他健康猪,使防疫工作变成了带毒传播,导致注射猪瘟疫苗后猪瘟暴发。 (4) 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猪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呈上升趋势。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圆环病毒感染、喘气病等疫病都能破坏免疫器官,导致猪瘟的免疫失败。 (5) 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如必须引种,要慎重选择,对引入的种猪进行定期监测,待检测确无猪瘟病毒感染后方可与其他猪混养。 (6) 淘汰亚临床感染猪。猪瘟免疫监测的重点应放在母源抗体水平、免疫应答效果、亚临床感染和疫苗效价的监测上根据产仔季节,在防疫高峰期后1个月内,随机采取免疫猪血清做抗体监测,计算总保护率。如总保护率在50%以下,则显示免疫无效。同时,根据抗体的分布,分析是否存在亚临床感染。 (7)规范使用药物。某些药物如氟苯尼考、卡那霉素和磺胺类等影响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尤其是在免疫前后不规范地使用这些药物。 (8) 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过猪瘟免疫的母猪,其新生仔猪可通过初乳获得母源抗体。在实施免疫接种前,要考虑母源抗体效价,同时还要注意母源抗体的整齐度。 (9)严禁使用发霉变质饲料。要严格控制饲料和各种原料的质量。
上一篇: 冷库中的老鼠为什么比一般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