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新型职业农民,是指除了符合农民的一般条件外,以市场为主体,具有高度的稳定性、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既“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同时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的农业从业者队伍。
新型职业农民首先是农民,从职业意义上看,所谓农民是指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并以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民要符合以下四个条件:①占有(或长期使用)一定数量的生产性耕地;②大部分时间从事农业劳动;③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④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职业农民也必须符合这些条件,与非农民区分开来。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
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新型职业农民以农业为职业,主要收入来自农业,可以是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可以是掌握农业专业技能的技术农民,可以是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专业机构从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肩负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社会责任,是现代农业建设的生力军。
在土地、水等资源要素逐渐趋紧的状况下,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是提升农业产业的需要,是富裕农民的需要,也是满足民众衣食的需要,而这一切都要靠“人”去实现。这个“人”是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
从地位和作用看,新型职业农民体现了农民从身份向职业转变、从兼业向专业转变、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新要求。从组织形态看,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从个体形态看就是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
上一篇: 成年野兔的饲养管理?
下一篇: 鸡群排绿色稀粪可能是什么病?